“東北三十五里,一塊草地下面”
“好,看看去”
在耗子的引領下,秦鋒帶著大隊人馬一路急行,很快就來到了目的地。
這是一大片草地,非常茂盛,還生長著很多小樹,高不足一丈,枝繁葉茂,掛著一串串沉甸甸的紫紅色果子,讓人看著非常有食欲。
有幾名嘴饞的士兵,就要摘食那些果子,立刻讓秦鋒給大聲喝止住了,同時命令所有人,誰也不準靠近那些小樹,更加不準摘食上面的果子。
別人不認識,秦鋒卻認識,這種小樹叫做馬桑樹,又名千年紅,看似非常漂亮,實則暗含劇毒,人一旦吃了它的果實,就會惡心、嘔吐,頭暈、腹瀉甚至是死亡。
這種植物比較耐干旱,分布在西北地區,數量不多,故而認識它的人很少,沒想到東勝城附近竟然有這么大一片
再說草地,表面上看不出任何異樣,可是用洛陽鏟打下去,帶上來的泥土卻有夯筑的痕跡,說明下面有古墓,而且規格不小、數量頗多,已經探明的就有二十多座,而周圍的草地下面肯定還有更多的古墓。
沒錯了,就是這里,一千多年前的匈奴古墓群
匈奴是游牧民族,本來實行天葬的,就是人死之后,將尸體放置在荒野中讓野狼、鷹隼來消滅干凈。
之后匈奴人不斷南下,在與漢民族征戰廝殺的同時,也學習了不少漢家文化,尤其是一些大單于、大貴族,開始了修墓、土葬
與漢族的土葬不同,匈奴大貴族下葬之后,不建封土、不立墓碑、不留痕跡,還會驅趕萬馬踩踏,踏成一片平地,待其長出茂盛的青草,就和周圍的環境完全融為一體了,從表面上根本看不出有墳墓。
不留痕跡,后人又如何祭祀祖先呢
匈奴人有辦法,他們會找來一對母子駱駝,而后將小駱駝殺掉,埋在墳墓旁邊。
需要祭祀祖先之時,就將母駱駝牽到這片草原上來,任其自由行走,如果母駱駝突然停下,跪在地上不斷發出哀鳴聲,那就是墳墓的所在地了。
這種秘葬之法,如今的蒙古人依舊在使用,草原上有一首民歌孤獨的小駱駝羔,就是這種事情的體現了。
“耗子,這些古墓好挖嗎”
“放心吧,我試探過了,好挖的很,就是外行人來了都能把這些古墓挖開”
匈奴人雖然學會了土葬,卻沒有學到漢家精湛的防盜技術,暗箭、翻板、流沙、斷龍石一概沒有。
于是乎,耗子指揮著士兵們,就準備對其中一座古墓下手,卻被秦鋒給攔住了,而后給他來了個約法三章
第一,盜墓可以,不準破壞古墓的整體結構,不準動棺槨、更不準褻瀆死者的尸體。
第二,只取陪葬品中的金銀珠寶,其余的陶瓷、古畫、鐵器、銅器一律不準動
第三,取完金銀珠寶之后,將盜洞重新封堵起來,從而保護里面的東西。
秦鋒的意思很清楚,不能把事情做絕了,得給子孫后代留下一點東西考古之用。
這就有點難辦了,又要取出金銀珠寶,又不能破壞墓體,怎么辦呢
“嗯,有了”
不虧是盜墓世家出身,水平相當的高,耗子略加思索,頓時想出一個好主意鷂子翻身法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