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十六代皇帝,苦尋了二百多年都沒尋到的傳國玉璽,竟然在大流寇頭目王左桂手中,這未免太不可思議了吧
世間傳言,傳國玉璽最后落在了蒙古人手中,難道說,王家祖上是蒙古皇族,而后流傳下來了
或者,王家祖上在元朝的皇宮里當過官,趁亂偷了出來,而后流傳下來
又或者,這枚傳國玉璽是假的
傳國玉璽還有假的嗎
當然有了
后唐末帝李從珂自焚身亡之后,傳國玉璽下落不明,于是乎,一些野心家為了造反、割據、稱霸,為了證明自己的政權的合法性,紛紛私下制作假傳國玉璽。
比如五代十國時期的吳、楚、蜀、北漢、南漢幾個政權,都號稱自己獲得了傳國玉璽,其實都是私下偽造的。
北宋哲宗趙煦,為了給自己的臉上貼金,也制造過一枚假傳國玉璽,還弄出了一場元符受璽事件,轟動天下,可假的畢竟是假的,結果是貽笑大方。
想到這里,秦鋒拿起了玉璽,反復端詳了許久,結果還真發現了幾處問題
其一,根據史書記載,真傳國玉璽是用一塊極品陜西藍田白玉雕琢而成的,而自己手中這枚玉璽,雖然也是藍田白玉雕刻的,材質上卻只能說還算不錯,距離極品二字則相差甚遠。
其二,根據史書記載,真傳國玉璽上的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個字,是秦丞相李斯親自用大篆字體書寫,而后刻上去的。
自己手中這枚玉璽上,雖然也有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個字,刻的卻不是大篆、而是小篆,二者在字形上略有區別。
一般人看不懂,秦鋒學過一些書法,故而看的明白。
其三,傳國玉璽使用了一千多年,蓋過無數份圣旨,那怕玉質再是堅硬,也該出現一些細微的磨損才是。
這枚玉璽呢,竟然一點磨損都沒有,而且刀工清晰,明顯是新刻不久。
綜上所述,這枚傳國玉璽肯定是假的,估計和之前的皇冠、龍袍一樣,都是王左桂找人偽造的。
話又說回來了,這枚傳國玉璽雖然是假的,可是雕刻細膩、品相一流,絕非出自一般的工匠之手,而是絕頂高手制作的,如此能工巧匠,自己應該見一見才是。
“這枚玉璽是假的,而且新制成不久,耗子,你去查一查,到底是誰給王左桂刻制的這枚玉璽,如果能找到的話,將人帶過來,我要見一見”
“諾”
耗子帶兵打仗不行,可是頭腦靈活、做事麻利,很快就將事情查清楚了,而后帶來了兩名男子,皆是三十歲左右,一個又矮又胖、一個又高又瘦,站在一起,相映成趣。
二人臉色蒼白,渾身抖如篩糠,見到秦鋒之后,立刻跪在了地上“大人饒命,大人饒命啊,我們本是良民百姓,是被流寇們強行掠來的,我們從來沒殺過人,更沒做過傷天害理之事”
“這枚玉璽,是你們兩個偽造的”
“不是,不是是、是王左桂逼著我們偽造的,我們不偽造的話,他就要將我們大卸八塊、拉出去喂狗,還要殺了我們的妻子兒女,我們實在沒有辦法了,這才幫他偽造了這枚玉璽大人饒命啊”
“呵呵,無心為惡,雖惡不罰,你們都起來吧,不要害怕,本官不是找你們問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