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三年五月初八,這已經是流寇們進入山谷的第六天了。
白天的時候,官軍們并沒有發起進攻,山谷周圍依舊靜悄悄的,這一點,并沒有引起張存孟和一眾頭目們的懷疑。
因為戰事發展到這一步,官軍一方掌握了絕對主動權,可以自行選擇決戰的策略其中以巨大傷亡為代價、對山谷發起強攻,乃是下策
在山谷周圍設下埋伏,等流寇們突圍之時進行截殺,乃是中策
重重合圍、步步為營,最終不費一兵一卒,將流寇們活活困死在山谷中,乃是上策
從局勢上看,官軍們是立足中策、爭取上策,自然不會主動前來進攻了。
與之相反的,流寇一方的糧草輜重越來越少,且深陷重圍之中,速戰速決、突出重圍才是上策,而突圍的希望,就寄托在那八名死士身上。
故而夜幕降臨之后,張存孟準備好了接應的人馬,而后迫不及待的帶著十幾名頭目爬上了了望臺,瞪大了眼睛、緊盯山谷四周的曠野,期待著有篝火燃起,那是八名死士返回的信號。
一更。
二更。
三更。
一直等到了四更時分,張存孟等人的眼睛瞪的又酸又痛、不停的流眼淚,可依舊沒能見到有篝火升起,莫非剩下的八名死士,沒能探查到官軍的兵力部署情況
還是在探查過程中,不慎遇到了官軍的游騎,被斬殺,或者俘虜了
“大首領,剩下的八名死士估計是回不來了,咱們也不能再等了,必須當機立斷、迅速突圍”
“是啊,大首領,咱們的糧草輜重不多了,再不快點突圍的話,就剩下死路一條了”
“弟兄們言之有理,事到如今、只有強行突圍了,惟愿老天爺保佑,讓咱們沖出一條生路來”
權衡利弊之后,張存孟點了點頭,而后帶領十幾名頭目回到中軍大帳內,并將其余頭目都召了來,正式下達了突圍的命令。
接下來,各營、各隊收拾輜重、整頓人馬,準備在佛曉時分從山谷中沖出去,那個時候,正是人一天中最困倦的時候,官軍們肯定都在睡覺,突圍成功的把握更大一些
很快的,人馬都整頓好了。
眼看著佛曉已至,張存孟剛要下令突圍,卻見一名負責守護壁壘的小頭目慌里慌張的跑了過來“大首領,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出什么事了,慌張成這個樣子,莫非官軍前來進攻了”
“不是官軍,是水、是水,好多洪水將山谷圍起來了”
“啊”
張存孟大吃一驚,連忙帶著一眾頭目們爬上壁壘觀看,而后全都呆愣住了。
只見不計其數的洪水滾滾而來,在山谷周圍的低洼之處、迅速匯聚成了大面積的水泊,并將山谷團團圍困了起來;而且水泊的水位上漲極快,只怕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將整個山谷淹沒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