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這個提醒,自己和楊鶴都表示贊同,后者更是連上十幾封奏折,陳述此事,希望朝廷立刻加強京畿周圍的防御力量,以免被女真人鉆了空子。
可惜那些奏折送到京師之后,皆如泥牛入海一般,全都沒了蹤影,顯然是沒有引起皇帝和內閣重臣們的重視。
如果那時候,皇帝和內閣重臣們能重視一下,及時加強京畿周圍的防御力量,現在就不會被女真人打個措手不及了,局勢也不會慘到這個地步
可惜
太可惜了
可惜也晚了,還是想想對策吧,真如朝廷命令的那樣,集結大軍、出兵勤王,救援京師
楊鶴和尤世威沉思片刻,又互相看了看,同時輕輕搖了搖頭,根本辦不到啊
一則陜西距離京師太遠了,足足有兩千多里路程,中間還要翻高山、渡大河,若是出動大軍的話,以陜西如今的窮困樣子,糧草、車輛、民夫、餉銀諸多問題都無法解決。
強行出動的話,只怕大軍走到半路上,就糧草斷絕、人困馬乏,最后一哄而散了。
二則,四鎮將士浴血奮戰數月,好不容易剿滅了陜北三大流寇,若是前去勤王,致使陜北地區兵力空虛,關中、渭南一帶的流寇們趁機北上,以前的戰果豈不功虧一簣了
因此上,集結大軍、出兵勤王根本行不通。
話又說回來了,京師危急,皇帝有難,身為臣子者也不能置之不理啊,怎么辦
“總督大人,四鎮大軍萬萬不能離開陜西,至于出兵勤王之事,事急從權,變通一下吧”
“唉,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了”
楊鶴和尤世威低聲商議了一會兒,最后決定采取折中之策,四鎮大軍不能出動,但是可以抽調一支精銳人馬,前往京師、勤王護駕。
派那支人馬前去,又由誰來領兵呢
這個問題不必商議,楊鶴、尤世威的目光同時落在秦鋒身上,論勇猛、論智謀、論隨機應變能力,這都是最佳人選
“秦鋒”
“卑職在”
“你來看看這份公文”
“諾”
秦鋒雙手接過公文,仔細看了一遍,又看看楊鶴、尤世威二人的神色,心中頓時猜到了八九分,這是要來大活了啊
“秦鋒,依你之見,四鎮大軍可否前往京師,勤王護駕”
“回總督大人的話,此乃軍國大事,關系到江山社稷的安危,卑職才疏學淺,不敢輕易議論”
“好了,你就不要故作謙虛了,有什么想法,實話實說就是了,本督不怪罪”
“既然如此,卑職就僭越了依卑職之愚見嘛,四鎮大軍不可前往京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