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時分,天威軍大營內,秦鋒查看著一眾大鹽商們送來的東西。
八十萬兩銀子,全都是上等的雪花白銀,而且數量足夠!
二十萬石糧食,都是大米、小米、黃米、小麥之類的正經糧食,數量足夠不說,還篩選的非常干凈,沒有摻雜草根、樹皮、木屑之類的雜質!
一百五十口薄皮棺材,工藝一流,用的都是好木材,這就有點浪費了!
一萬斤白面,份量綽綽有余,品質差了一點,里面摻雜著一些碎麩皮。
沒辦法,這個時代的磨面技術還比較落后,能弄到這樣品質的白面已經很不容易了,湊合著用吧!
一萬斤白糖,份量綽綽有余,品質實在太差了,色澤黯淡無光,還摻有大量的黑黃色雜質,湊合都沒法湊合。
倒不是一眾大鹽商們故意以次充好,而是制糖技術落后造成的。
要知道,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聰明的華夏民族就掌握了種植甘蔗、提煉蔗糖的技術。
隋唐時期,陸續制作出了品質更高的紅糖、冰糖、白砂糖。
到了大明朝,有智者利用黃泥脫色法,制作出了真正意義上的白糖,其品質遠勝以往各種糖類,但與秦鋒要求的還差著一大截子,怎么辦?
好辦,既然送來的白糖純度不太夠,那就對其進行提純就是了。
「熊大!」
「卑職在,大人有何吩咐?」
「立刻帶一隊人馬,到周圍的軍堡中購買三萬斤木炭,一千匹上等棉布,再買一些漏斗、白紗布、大木盆!」
「卑職遵命!」
熊大答應之后,立刻帶領一隊人馬出發了,并很快將木炭、棉布、漏斗、白紗布、大木盆都買了回來,放在大營中的空地上。
接下來,秦鋒親自指揮眾多士兵們,對一萬斤白糖進行提純。
第一步:將買回來的木炭磨碎,用白紗布緊緊包裹起來,置于漏斗當中。
第二步:用大木盆盛滿清水,將白糖放入其中,再用木棍來回攪拌,使其充分溶解。
第三步:用漏斗反復過濾糖水,利用木炭的強大吸附性,將其中的雜質和色素全部吸走。
第四步:用大鐵鍋熬煮反復過濾多次的糖水,就能得到高純度的白糖了,晶瑩剔透、其白如雪,嘗上一口,甘甜無比!
……
這就是碳吸制糖法,在后世非常的普遍,凡是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人基本上都會使用,如果不會使用的話,肯定是上課偷偷睡覺的學渣!
長話短說。
眾多士兵們在秦鋒的親自指揮下,人人干勁十足,結果只用了大半天時間,就將一萬斤白糖全部提純好了。
接著命人取來棉布,裁剪成合適的尺寸,再將白糖、白面全都包裹成二十斤一個的正方形小包。
天威軍素以火器犀利著稱,每次出征都要攜帶大量的火藥,秦鋒命人取來了一萬五千斤火藥,同樣用棉布包裹成小包。
最后按照一定的比例,將包好的火藥、白面、白糖全都裝進了一百五十口薄皮棺材當中。
剛剛裝完,熊二小跑著來到面前,而后叉手行禮
道:「啟稟大人,地道已經挖好,通到了寧夏城的東側城墻
「哦,具體情況如何?」
「和大人之前預料的一樣,挖掘的上一層地道被城內的叛軍們發現,并用灌水法將其破壞掉了,但是下一層地道保住了,沒有被叛軍們發現!」
「很好,立刻命人將這些薄皮棺材抬進地道中,整齊碼放在寧夏城的城墻
記住了,
碼放棺材的時候動作輕一點,千萬別被城內的叛軍們聽到動靜,否則前功盡棄!」
「卑職明白!」
………
秦鋒命人將一百五十口裝滿了火藥、白面、白糖的薄皮棺材碼放到城墻
當然是爆破了!
要想震懾叛軍,進而讓其乖乖投降,最好的辦法就是展現出強大武力,一舉攻破寧夏城的城墻!
寧夏城的城墻又高又厚、異常堅固,各種防御設施又非常齊全,若是出兵強攻的話,傷亡必定慘重,聰明人是不會那樣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