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導演他,會很兇嗎”聽喬智說得這么認真,鄔聲有點害怕。
“導演他標準是嚴苛了一點,但如果覺得你這個人不錯,也是很和善的。”
覺得你這個人不錯
萬花國里,不錯的標準只有一個。
那就是長得足夠好看。
鄔聲心想,他肯定不屬于能夠一眼就讓別人覺得不錯的范疇。
他還是在燈上面多下點功夫吧。
關于河燈,鄔聲已經有了初步的設想和方案。
現在材料已經買好,只等著動手就行了。
鄔聲知道,導演的要求是要耐造、放在河里浸泡三天不壞,不耽誤拍攝的河燈。
想要達到這個要求非常簡單,只需要在材料上下功夫就可以。
鄔聲對藍星的了解不太多,他不知道藍星有哪些材料防水可以用來做河燈,他只能按照他記憶里的方法來制作。
再根據預算,拋棄昂貴的材料不能用,那么剩下的是
桐油紙。
只需要把紙放在熟桐油里侵泡,就擁有防水防腐的效果。油紙傘也是這么做出來的。
解決了材料的問題,基本上也就解決了導演的需求。
但鄔聲很擔心他這張丑臉會讓導演對他的河燈棄而不用,所以他決定要在河燈的造型上下功夫。
鄔聲分別設計了兩種河燈的款式。
一種是荷花蓮燈,一種是花船河燈。
他讓喬智幫忙問過了,劇組里需要的河燈沒有款式要求,他不需要照著店里八十塊一盞的那種做。
荷花蓮燈的款式比較常見,制作難度雖然比普通的河燈高上一些,但鄔聲覺得還不夠,他覺得還可以更好一點,才能足以彌補他這張臉犯下的罪。
他在荷花燈燈罩下了功夫,用買來的藤條編了一個蓮蓬形狀的燈罩,外層再層層疊疊粘上剪裁整理好的荷花花瓣,一盞河燈也就做好了。
在燈罩里點上蠟燭,蠟燭透過藤條編就的燈罩縫隙透出來,形成明暗不一的光斑,自帶光影效果,特別好看。
花船河燈是在造型上下了功夫。
先把河燈的底托做成小船的形狀,然后用絹布剪裁成為的各色小花按照插花的審美,弄成一艘花船,既能浮起來,又有了插花藝術的觀賞性,十分別致。
做完兩盞河燈之后,鄔聲試了一下效果,感覺還不錯。
哪怕再不喜歡他,導演也會看在這兩盞別出心裁的河燈,給他一點錢吧
自打古裝懸疑劇天極詭案錄開機以來,執導該片的青年導演姚松青可以說是諸事不順。
先是意向中的主演以檔期太忙拒絕他的邀約,之后定下的主演又被狗仔爆出私生活混亂的丑聞,好不容易終于定下一位安安靜靜不作妖的主演,可以開機了,道具組這邊又問題頻出。
如果拍的是其他的劇也就算了,偏偏是懸疑劇。如果想要做好,必須得萬分謹慎地考慮道具擺放,做到不穿幫的同時,用畫面構圖和臺詞引導,帶領觀眾的情緒沉浸式代入劇情,進行推理。
所以,在道具這一點上,萬萬不能馬虎。
就像上一場戲,那一百盞河燈,就是肩負著講述劇情重任的重要道具。
重任有二。
一讓劇中主c的感情升溫。
小橋流水放河燈,放河燈時手指間輕微的碰觸,抬眼對望時,雙方瞳仁里倒映著對方的身影,與滿江燈火煌煌相映。
放出的兩盞河燈就像是兩個主角的化身,在現在電視劇不允許拍過分親密的橋段的審查環境下,讓兩盞河燈追逐打鬧,一起被水打濕一下,多容易在過審的同時,給觀眾們拍一點他們愛看的東西啊
盡力了,導演真的盡力了。
二為主角后面追查到兇手埋下伏筆。
按照天極詭事錄原著中的世界觀,花燈節晚上市民被允許在河里放燈,河燈順著河流往下飄,從上游出現在下游,大概需要一天的時間。
當河流的下游出現河燈時,也就說明,時間距離花燈節已經過去一天。
故而,自稱花燈節夜晚在河流下游洗衣,還撿到過河燈的犯罪嫌疑人撒謊了。
那是個外鄉人,不知道臨安城的燈都要到上游放,以博一個力爭上游的好彩頭,急于用細節來修飾自己的謊言,反而很快露了馬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