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山里的野生大熊貓多,偶然有一兩只下山和山民接觸過也是正常。
只是這山里的熊貓可是和自己繁育的不一樣,攻擊性還是蠻強的,那時候和熊貓接觸,還沒上報,應該就沒出什么大事。
“嗯嗯,我爺說以前村里去了只熊貓,喜歡偷家里的窩頭吃,那時候家里窮,家里早上蒸的窩頭,就準備下地干完活,中午回家吃來著,結果都沒了。”
想到這個,秦哥就覺得有些好笑又心酸。
那時候山里人還是很窮的,外面些的村子都能吃上白面饅頭了,他們還只能吃窩頭度日,一年到頭就連口肉都吃不上。
可就算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山上還能有東西下來連這點口糧都給偷了。
當時他爺那叫一個氣啊。
可是那又有什么辦法,當時上家偷窩頭的是只大熊貓崽子,個頭明顯沒有別的山里大熊貓大。
長期都生活在山里的山民,就算沒有近距離和這些野生動物接觸過,但因為住的年頭久,也是知
道這么大點的熊貓崽子是不可能離開母親的。
一開始他們村里也是怕把小的打上了山,會下來只大的。
可等過了一段時間,村里的人家的窩頭還是經常的被偷,也見著那只小一圈的熊崽子身邊出現什么大熊,也知道這是個沒娘的。
不過長期這么偷下來,他們也知道,這只大熊貓崽子就是沒吃的才會下山偷窩頭吃,這么長時間都沒見它傷人。
甚至還和村里的小孩相處的不錯。
也就沒多計較些什么。
雖然吃的不好,也就是點窩頭,可每次在蒸的時候都會下意識的多出兩二個。
就這么,東一家西一家的給,后來那只熊貓也懂了不能一次偷完,下次人家不在家的時候,它自己拿也不會把人家里蒸的窩頭給拿完。
拿著一個吃著就到了下一家,整個村子走這么一圈下來,它自己也就吃的差不多了。
這段時間一直持續到它長大進了深山。
它下山的次數才明顯減少,一年到頭也就下來個一兩次。
好像它下山這一兩次就是為了告訴這些山民,它這個吃百家窩窩頭長大的熊貓能自己生活的很好了,不用擔心。
再后面它就幾年才下一次山,次數不多,到了秦哥小時候,村里已經很久沒見過熊貓下山到村里去了。
“哇想不到秦哥你喜歡熊貓還是有淵源的啊”
之前小姑娘就已經發現了,這個秦哥對待救助站內的那些動物和熊貓是不同的。
這感覺雖然細微,但還是能夠感覺出來的。
雖然都很喜歡,但就和有人喜歡毛絨絨的家寵,但在貓狗之間還是有所偏向一般。
單獨看著都喜歡,可放到一起,就要分個先后了。
“嗯,那時候就感覺這些動物是真的很有好感,所以才會選這個方向。”
秦哥點頭。
“山上的很多動物都是有靈性的。”
這一路上,園長都沒怎么說話,就這么安靜的聽著和位秦哥說那只熊貓的故事。
那只熊貓下山的時間,應該還在這邊最早的野生動物救助站建立之前。
否則就是山里那些山民二天兩頭的被偷東西吃,村長告到縣里去后,就會有人下來管。
可后面都沒人下來,應該就是當時的縣里也沒什么辦法,讓村里自己想辦法防護來著。
只是沒想到,后面居然還能有這么長時間的緣分。
在他們說當時的故事的時候,一邊給導航,一邊也在跟著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