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奈在市場上動輒上百張的交易數量。
達芬奇有明確記錄、可考可查可出售的私人手里的藏品,應該只有七張還是八張,張張都是無法估值的。
其中就包括安娜手里的繆斯之翼。
必須誠實的說。
素描其實是不太值錢的。
幾萬美元的價格,你所能想象到的最頂尖的素描畫家,門采爾、馬蒂斯乃至丟勒都能買。
但是不管技法如何,只要名字變成了達芬奇,就是另一碼事了。
和那些幾萬一顆的文玩核桃,幾十萬一顆的手串,很可能有價無市,不一樣。
達芬奇的名氣實在太大,存量又實在太少。
所以在歷史上就一直是有市無價,純粹的賣方市場。
五到十年能不能碰上交易一次都不好說。
一幅畫一個市場。
從零幾年時,達芬奇的熊頭素描賣了2000萬英鎊來看,這幅小尺寸繆斯之翼應該能賣5000萬英鎊往上走。
可走多少
天知道。
畢加索上下浮動個幾千萬已經很夸張了。
達芬奇這里輕輕松松給你差出幾個億去。
5000萬英鎊是它,1億5000萬是它,2億5000萬還是它。
這就是拍賣屆所謂能夠“創造奇跡”的作品。
完全靠丟骰子。
丟出多離譜的數字都是有可能的。
雖說尺寸、類別、畫法,比起救世主都差了很多。
但是,救世主到底是不是達芬奇畫的,還是大英博物館為了掙黑心錢喪良心,給強行安上去的。
學術領域評論家們對噴到了今天。
而繆斯之翼則是正經八百,被米蘭畫派記錄在文獻中沒有爭議的作品。
正常來說它有百分之七十的可能性成交價格就在幾千萬美元區間。
但上億,上兩億,上三億,在萬里挑一天時地利人和都具備的情況下,上五億。
也并非天方夜譚。
收藏家可能不愿意買,但政治家不一樣。
沙特愿意花一萬億美元修建沙漠線之城,傳出十個億想要簽姆巴佩。
那么碰上人家需要用體育和藝術戰略吸引全世界投資,或者碰上阿布扎比想要和迪拜爭奪國際游客的時候。
人家萬一愿意去制造一個國際新聞超級熱點,花十個億捧一幅達芬奇的真跡,抱回家放的自家國家博物館里掛著呢
不是狗大戶蠢不知道不值這個錢。
而是人家遵循的不是算算能賺多少錢的商業邏輯,人家遵循的是政治邏輯,講的是國際影響力。
政治邏輯就不在乎金錢上些許損益。
若是安娜在克魯格銀行收購油畫的時候,想要一個月內變賣家產,籌集資金對著硬干。
那么別說50億美元了。
15億能不能有人吃的下來都不好說。
短期內這么多藏品,幾乎沒幾個藏家能用現金接住,只能大幅度貶值,一千萬的東西賣五百萬,沒人要的話,就賣三百萬。
比爾蓋茨的合伙人保羅留下的藝術品紐約十億美元大拍,幾乎是經過長達一年的宣發后,現代頂級藝術品拍賣公司所能應付來的最大的場面了。
說句不好聽的。
伊蓮娜小姐要是短時間把手里的一萬四千件繪畫作品順間全都一起丟出去。
錢已經不重要了。
搞不好把整個繁榮的藝術品交易市場,直接給砸穿、砸崩盤了都有可能。
而若是時間線拉的很長,每一件都在價格高點放出去。
50億美元就一點都不夸張。
經濟學觀察家的新聞標題,寫的是50億美元,而非更多,已經很對的起它們是一家對讀者負責任的老牌經濟刊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