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好像下定了決心。
放下窗簾,對著前排的副手說道。
“給我和曹軒一個安靜的空間,你們都不要跟著進去好了,燈光和拍攝團隊都去掉。”
“呃,什么意思”
中年大媽滿臉愕然。
這話說的過于跳躍,她沒聽懂。
“而且沒有專業的器材,您拿什么去錄制節目呢”她非常不解的問道。
“有的。”
安娜從口袋里取出了她的手機,打開錄音軟件,輕輕搖晃了一下,“這就是我的專業器材,我想,有這個就足夠了。”
“no,no,no太荒謬了,這根本達不到我們所要求的收音標準,您不能想一出是一出。我拒絕你的要求。”
中年大媽皺著眉頭。
她明顯看上去有些惱火。
“伊蓮娜總編,你以為這是什么兩個人隨便在嘮家常么這是我們beyondtheaer每月一更的付費專題節目,單集售價可是5歐元你這樣的人或許對金錢沒有概念,但我可以告訴你,對播客節目來說,這完全不是一筆小的費用,相反,它極其的昂貴。幾乎和藝人一張付費數字專輯的售價差不多了。”
“每一個愿意花這筆錢購買我們節目的人,都是非常硬核的藝術聽眾,對節目的質量吹毛求疵。他們無法忍受自己花錢購買了一堆垃圾回來,我也無法忍受我們在生產垃圾。這是職業道德問題”
小的自媒體搞播客創作的時候,漫無目的的瞎聊,很正常。
蘋果播客上超過百分之九十九,都是這樣的節目。
但行業龍頭老大有龍頭老大的體面。
做為一檔年音頻平臺流水上千萬歐元油畫旗下的官方音頻節目來說,這項工作就變得嚴肅的多。
貴有貴的道理。
它們賣的是“藝術品”般的價格,也需要保障“藝術品”般的質量。
聲音采集、插入bg、合適的背景環境音如果嘉賓不會說英語的話,還要請專業符合嘉賓聲音形象的配音演員后期混音。
甚至即使這是一檔音頻媒體,后面的gs和吉普車的空位上,也額外攜帶了一個攝影團隊。
這是因為每期節目播出的時候,都會再專門制作一個圖文版節目,贈送給節目的付費聽眾。
以便他們將來想要快速回顧任何一部分的內容,并方便耳朵有問題的聽障人士收聽。
伊蓮娜小姐剛剛接手了第一項采訪任務,三言兩語就把以前的錄音模式,全都砍掉了。
大媽覺得她太過輕浮而生氣。
便也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
“我贊同你的說法,我們賣的是非常貴的價錢,所以我們必須讓自己變得與眾不同。這是節目的媒體責任。我也知道我們節目的目標群體是什么樣的人。”
“你說的沒錯,他們都是非常硬核的藝術聽眾。”
安娜手掌互握,搭在左側的膝蓋上,聲音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