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是白天鵝,有些人是丑小鴨。
但丑小鴨變成白天鵝的故事,根本的決定性因素,不是它跟在鴨媽媽的屁股后面學走路學的賣力。
而是因為那原本就是一只鵝蛋。
要是純種的小鴨子,在岸邊再努力的練功,再如何撲騰撲騰亂叫,仍然完不成走上人生巔峰的華麗蛻變。
從這個角度來看。
安徒生筆下充滿粉紅色泡泡的《丑小鴨》的故事,仍然無法超脫于階級的局限性,沒有小朋友們初讀時,想象的那樣美好。
苗昂溫就覺得自己是一只丑小鴨。
整個德威校園里唯二的兩只丑小鴨之一。
剩下的一只……那自然是顧為經。
不管愿意承認與否。
他在心里知道,自己對顧為經的看法很是復雜。
如果你的身邊有這樣一個人,怎么可能不復雜呢?
拈酸吃醋者有之,妒火中燒者有之,輕蔑不屑者有之……在這些堆積在心底的復雜情緒的最底層,層層翻開,他就會發現,惺惺相惜者其實也有之。
說一句五味雜陳,并不為過。
所以。
他知道莫娜和顧為經分手后,才會專門等在路邊說,對她那樣一番話——你看吧,你這種人勾搭別人,我就知道你沒安好心。
苗昂溫討厭顧為經么?
當然。
何止是討厭,這個詞匯形容的也太輕松了。
他恨極了顧為經。
可人是一種情感非常復雜的動物。
當你那么刻骨的討厭一個人的時候,胸中也不是除了恨以外,別無他物。
連苗昂溫自己都搞不太清楚。
那一天,他在面對莫娜的時候,到底胸中翻涌的是什么樣的情緒。
報仇打臉的快慰?
落井下石的幸災樂禍?
亦或者……
有那么一瞬間。
他其實真的只是代入到了顧為經的處境中,覺得他變成了那個被拋下的人,所以堵的慌。
所以,有些話顧為經不說,他一定要去說?
苗昂溫總是覺得,看顧為經的時候,像是在看一面鏡子。
在整個四周遍布公子千金的學生時代,只有他們兩個人是不同的。
努力。
拼命的努力。
他覺得,在骨子里的最深處,他們兩個人其實是一樣的。
都是一樣泥腿子,都是一樣的充斥著憤怒,也都是一樣的燃燒著對貧窮,對生活,對社會不公平的不甘心,都一樣的相信——
終有一天,他們將會依靠著自己的雙手,實現階層的跨越,把那些高高在上的人物們拉下馬。
憑什么別人生下來就能做仆役環伺的老爺夫人,他們自己就做不得了?
你漫長的人生中,會遇上有些人,你們本來可能會成為很好的朋友,但在故事的最后,卻變成了相看兩厭的敵人。
他和顧為經就是這樣的例子。
苗昂溫覺得,這不是他的錯,錯的是顧為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