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順便今天出版社的頒獎晚會后,與簡阿諾插畫工作室來談談合作的。
頒獎典禮,藝術節,藝博會,它們是小畫家們千軍萬馬闖過獨木橋你死我活的成名戰場。
等到了酒井一成這個地位以后。
格局就不同了。
當然縱然不是戰場,還是多少逃不出“名利場”這三個字眼,大畫家們也會為了頂級美術展上誰能獲獎,誰沒獲獎,而撕逼對噴。
但是某種意義上。
這里也是一個大師們恰談合作的好地點。
尤其是如果是跑來做評委,或者參加的是藝術節上的非競賽類單元,沒有直接利益沖突的情況下。
那更會是合作遠多于沖突。
甚至當成了每年一次的公款度假,見見朋友的場合。
酒井一成和簡阿諾就是這樣的關系,有商業公司的代表做為中間人,要拉著他們一起談談商業上的“未來愿景”。
兩三百年前,嚴肅藝術家和小報的商業插畫家,完全是老死不相往來的兩撥人。
但從五六十年代以后。
在整個西方藝術世界,嚴肅藝術和娛樂藝術之間的區分已經開始逐漸模糊了。
藝術家也不再能涇渭分明的歸為單獨的某一類。
維多利亞時代,人們很難想象在報紙上畫諷刺漫畫的小畫手,能成為王室的座上賓。
二戰前你也同樣很難想象,給美國大兵畫那種會噴在轟炸機,貼在軍營柜子上消遣寂寞的金發大波妹,搞軟色情擦邊球的pin—up(美國軍營招貼畫)畫手們,會和杰克遜·波洛克這樣的名字,出現在同一本藝術教科書上。
但是到了當代以后。
藝術家的品類分割就已經逐漸溶解了。
在高端大咖的身上。
這一特征表現的更加明顯。
像范多恩這種搞時尚藝術家服裝品牌的,就不能單純的把他歸到插畫師的門類。
你管他叫插畫師,人家也會不樂意的。他會給自己搞一個“創新藝術家”或者“跨界藝術家”的名頭戴著。
又像是村上隆這種,沒有花里呼哨的名頭。
作品畫面很卡通很漫畫,但又全部都能追溯到某些傳統根源,影響力極大,能獲獎的同時,商業化同樣的非常非常好,和科比,和路易威登,和宇帕和法拉利等等名人、商業公司都合作的非常成功的畫家。
媒體也很難區分他到底是哪種非常傳統的嚴肅藝術家,還是大眾插畫家。
隨著酒井一成上一份和大田藝廊的合同接近尾聲。
雖然新的畫廊合同還在多方的洽談中,然而很多商業上的條款,已經開始逐漸松綁了。
簡單的說。
這次來紐約,酒井一成是跑來賺錢錢,賺超級大錢的。
有營銷公司準備復刻一下,上一位日本畫家村上隆在個人跨界品牌上的成功。
他們找了過來,準備拉酒井一成這個這些年來日本搞古典主義油畫,搞的最成功的嚴肅畫家的私人畫室與簡·阿諾這位“寫作與藝術杰出貢獻大師獎”的獲得者的插畫工作室一起。
組個局。
它準備把兩位大師綁在一團。
原地出道做偶像。
哦不。
意思差不多,是原地出道搞個潮牌ip組合出來。
這是真正能賺大錢的買賣。
近十年來藝術領域,什么最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