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感覺讓老楊這樣資深裝逼愛好者,實在太難受了。
好似心里癢癢的搔不到。
這個消息,估計,曹老太爺直到新加坡畫展正式開幕的那天,都不會讓他說出去的吧。
還得癢上一個多月呢!
也不知道,唐寧女士要是知道老爺子今天的評語,她會是什么樣的感覺。
想到唐寧。
老楊的心里微微一動。
跟了曹軒這么久,他從來沒有見過老爺子像今天一樣,發了那么大的火。
把茶杯都給打翻了。
看上去,老先生是那么的生氣,也那么的……失望?
盡管老楊沒有能聽到伊蓮娜小姐電話里給顧為經講的——憤怒是對生活最無能為力的失望的“家教理論”。
然而老楊察言觀色的本領很強。
他還是敏銳的察覺到了,老爺子那一剎那傾瀉而出的情感。
那一刻。
這個精力滿滿的小老頭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傷心,以及——前所未有的蒼老。
藝術創作經常走向兩個極端。
要不然筆尖豐沛的情感吸干了他們的生命力。
要不然筆尖所刻畫出的那一個又一個故事,給予了他們的力量,反向豐沛了他們的生命。
藝術成為了生命中最大的亮色。
因此。
藝術家們本人同樣經常是兩個極端。
要不然過早的猝然離世,要不然創作生命非常的長。
時間就像對一些人來說格外溫柔。
不是說他們不會老去。
歲月的變化會準確的體現在每個人身上。
他們的鼻翼會出現深深的法令紋,充滿彈性的肌膚會逐漸被皺紋所取代,會長白頭發,會像普通人一樣禿頂,會掉發。
甚至會掉牙。
但他們的心卻不會隨著身體枯萎。
依然精神矍鑠,依然元氣充沛,依然比很多比他們年輕一半的人,表現的更加有活力。
畢加索滿頭銀發的時候,還在和人爭風吃醋,他認識自己第二任妻子27歲的杰奎琳的那年,老畢同學剛剛剛過完自己73歲的生日。
百老匯有的女演員五十歲了還在演《羅密歐與朱麗葉》。
不是那種讓人看上去心生懷念心生憐憫的朱麗葉,而是真正有身體張力的,輕而易舉就能讓觀眾為之傾倒的朱麗葉,舉手投足之間,依然綻放出少女的體態和魅力。
人們所熟知的大藝術家,三分之一四十歲以前就死掉了。
還有三分之一,個人生命和藝術生命都長極了。
論年紀,曹軒算不上很鶴立雞群的。
柏林芭蕾舞團的歷史記錄是102歲的芭蕾顧問老師,現在還活著,97歲時還能做出足尖旋轉的動作。
巴奇耶活了29歲,馬薩喬活了27歲,圖盧茲·勞特累克37歲死于梅毒。
但是畢加索,莫奈、畢沙羅,德加、雷諾阿、齊白石、劉海粟……這些人全都是在七十多歲、八十多歲,甚至九十多歲時,還能保持著創作狀態的老先生。
他們對生命擁有著一種強大的掌控力,掌握了命令時光的咒語。
可以如指揮家指揮著小提琴的旋律一樣,讓人生延著自己的意志方向無限伸展。
老楊已經習慣了曹老是一位無所不能的長者,是一位充滿了智慧,充滿了對世事的洞悉的老先生。
這些符號已經取代了曹老本人老頭子的形象。
可當那一剎那。
符號褪去,小提琴流淌的音符露出一個不受控制的顫音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