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井一成則默默的低頭咬著漢堡。
表示他就是個畫新古典主義風格小姐姐的。
“沒錯,這就是我當初會找到你們兩位的原因。”
薩爾瑪看懂了兩個人的肢體語言,她退后一步,露出一嘴白牙。
“我就是我——這么純粹的畫家是很難做到的,僅停留在理想鄉之中。什么叫我就是我?完全對外界的一切都不屑一顧,毫不妥協的藝術家,99.99%全部都睡橋洞去了。剩下的那0.01%或許有機會聲名大噪,不過那是在死去變成枯骨的很多很多年以后,比如梵高,比如巴赫,甚至比如我們眼前的莎士比亞。都經歷過后世人的重新再發現的過程。”
“沒有人能不被外物所影響,售出藝術品,收藏家購買畫作的這一行為,影響是雙向的。藝術創作在不斷影響著買家的審美喜好,而市場的反饋也在不斷的反向影響著藝術家本人。要不然選擇大多數人,要不然就被少數人所塑造,這是一個簡單的二選一的問題。”
女人拍拍手掌。
“記得我舉的那個例子么?我高中的卡普蘭小姐,她高貴、她冷傲,她只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那個小圈子里的寥寥幾人就構成了她全部的社交環境。她的喜怒哀樂,也因此就被聯誼圈子里的那幾個人所塑造。”
“在我上高三的那年,我聽說卡普蘭小姐和姐妹會里一個比她更受歡迎的女孩鬧翻了,在‘選她or選我’這種高中小姑娘常見的把戲之后。她被自己的社交圈所驅逐。她沒有朋友,沒有社交場合,變得郁郁寡歡,差點因此休學。”
“而其實,學校里有太多太多的普通人想要和她交朋友,比如那時的我。她本來可以擁有很多很多朋友的,但她自己拒絕了大家。”
“藝術市場就是一個放大了很多倍的高中。它的規模大了無數倍,也復雜了無數倍。但底層邏輯依然是一樣的,依然是‘喜歡你,不喜歡伱’、‘選擇她,選擇我’的高中幼稚女生們的社交邏輯。”
“選擇印象派還是選擇學院派,是選擇莫奈還是選擇畢沙羅,選擇畢加索,還是選擇杰克遜·波洛克,選擇安迪·沃荷,還是選擇赫斯特,是選擇布朗爵士,還是選擇伊蓮娜家族。你跟了她玩,就不能給了我玩。高中女生們講究人脈,講究誰和拉拉隊長是好朋友。今天的藝術圈子里,依然是人脈為王,講究誰是布朗爵士有著親切的關系,誰和伊蓮娜家族保持著良好的私人友誼。女孩子們攀比著誰的禮服更漂亮,誰的長發光潔柔順,能在校園舞會上大出風頭——”
“而大畫廊們則攀比著誰的宣發包裝能力更強,能讓自己旗下的畫家在拍賣場上大出風頭。”
薩爾瑪的臉上帶著那種好似自己可以洞穿世事的神秘感。
“我越是觀察這個行業,越是能夠感受到熟悉。這么多年過去了,我身邊接觸的人從青春期的學生,變成了藝術行業的頭部人士,很多事情都改變了,但很多事情,卻什么變化都沒有。”
“于是,每天躺在床上,我就不斷的在問自己,為什么,我,薩爾瑪·馬普斯,需要在這個圈子里,去和一些幼稚的小女孩,玩一些無聊的過家家游戲?”
“只要我足夠的有勇氣,那么,我可以把他們全部都吃掉。我做不了姐妹會里女王,舞會上穿著閃亮裙子的拉拉隊長,但我可以做這個游戲里那條真正的鯊魚。”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