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也都很好。”
搞融合性的藝術創作,且做的不差的,眼前的《陽光下的好運孤兒院》算一張,《為貓讀詩的女孩》上面的印象派畫法,廣義上也能算到這個分類之中。
還有就是——
唐克斯沉吟了片刻。
他打開了一邊的筆記本電腦,在投稿作品的電子畫策分類中,選擇了“特邀專家”的一欄。
「cdx畫廊——查爾斯·李(49歲)」
「cdx畫廊——張禮華(53歲)」
「白石畫廊——阿爾米亨薩地(46歲)」
「……」
他將十來位特邀畫家按年齡排序,在年齡最小的幾位畫家里,選擇了其中之一。
“崔小明,今年28歲,暫無簽約畫廊和藝術品代理商,但傳說中已經有包括拉里·高古軒在內的多家超級畫廊和畫界巨頭對他表達了興趣和關注。沒準是要一步登天的。”
唐克斯看著崔小明的個人資料表,在腦海中把自己聽說過一些業內傳聞八卦,和這個年輕人的臉一一對應到了一起。
他對崔小明這位特邀畫家的印象也挺深的。
參加國際雙年展可是大事情。
特邀畫家們往往有最好的展臺,最好的資源。這也意味著,他們對自己的要求和普通畫家是截然不同的。
小畫家們能在雙年展上入個圍,鍍個金,打打醬油就算滿意。
他們來的時候,根本就沒想著可以魚躍龍門、立地飛升,身價翻個十倍二十倍這么玄幻的事情。
能在雙年展的化龍池里游一游,泡一泡,沾一沾仙氣,和大畫家們蹭個合影,原本一張畫賣3000美元,有了這個參展資歷后能賣5500美元甚至7500美元。
就算成功。
這才是更現實的理想。
一屆雙年展能有幾人乘風化龍呢?
化龍化不了,當個蝦兵蟹將,別看在國際級的大舞臺上只是看門的雜魚,但回到自家的小池塘里,也是一方呼風喚雨的惡霸了。
特邀畫家就不一樣。
他們已經是一方惡霸了,跑來雙年展,肯定不是為了當人肉背景道具,讓小畫家們蹭合影來了。
赫斯特每參加一次威尼斯雙年展,就要花幾千萬英鎊的物料費用與場地成本,籌備個五到十年的時間。
所以一般畫家只要能拿到威尼斯雙年展的門票,就要快樂的起飛。
可對赫斯特這樣的特邀畫家來說,以他的名氣,以他的地位,以他的資源。
哪怕僅僅以他這么興師動眾的參加一次藝術展所需要扔出的白花花的銀子來衡量。
甭管收獲了多少的報道,吸引了多少關注。
只要沒拿到金獅獎,將身價整體再往上狠狠的推一個臺階。
不說虧不虧本。
至少這種結果絕對是無法讓人滿意的。
評論界不滿意,赫斯特的粉絲與擁躉不滿意,而他本人可能才是最不滿意的那個。
老子是世界第一。
世界第一輸了藝術競賽。
那大爺我不就成了別人踩著上位爆金幣的經驗包了么?
出現在唐克斯眼前名單上的特邀畫家,也許沒誰擁有赫斯特的身價和地位,但也不乏大畫廊里時常能在各種國際雙年展和藝博會上露露面的知名藝術家。
內在性質都差不多。
對于他們來說,真正重要的就只有三件事。
獲獎、獲獎、還是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