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光沒有能趕上人生中第一次藝術雙年展的開幕式。
他還人生第一次的拒絕了樹懶先生的邀請。
哦。
準確的形容,不是“偵探貓”拒絕了樹懶先生的邀請,是“顧為經”拒絕了樹懶先生的邀請。
事情與《亞洲藝術》上的論文有關。
播客節目近幾年在流媒體上的大熱,連比爾蓋茨丶埃隆馬斯克這些商業大鱷,甚至是勒布朗·詹姆斯或者布拉德·皮特這些超頂流的名人巨星,都頻頻在各類播客節目上以嘉賓身份登場,便是由于比起傳統的收音機電臺,以四十分鐘到一兩個小時的獨立音頻“單元”模式構成的播客媒體,它們的尺度更自由,聊問題也聊的往往更加深入,粉絲黏性也更高。
而比起那些大制作的電視新聞和媒體訪談。
它們又更加具有時效性,能以非常高效的流程制作出一期節目,緊追潮流熱點,制作成本又更低。
甚至。
只要內容夠好,嘉賓夠資深,完全用一部iphone手機做出來播客節目,一樣能夠擁有幾十萬次的播放量,被許多人所轉載。
尤其是單人主持的播客,更是將專業性和高效性兩個特點,發揮的淋漓盡致。
樹懶先生也確實是很神通廣大的一個人。
顧為經和酒井勝子所發表的那篇《被遺忘的女畫家》的論文,在學界所引發的爭議與討論規模漸大的同時。
上周。
他還被豪哥事件的馀波折騰的焦頭爛額,而自己的社交帳號上,竟然收到了樹懶先生的好友申請。
也不清楚,樹懶先生到底是怎麼找上的門。
那可是顧為經的私人社交帳號,是只有家人丶朋友很小的一個圈子的人知道的p帳號。
當顧為經在新好友申請欄里,看到樹懶先生的熟悉的頭像的時候。
他一瞬間以為聊爆了。他被樹懶先生用爪子戳破馬甲,找到了本人。
一想起從在網上開始接單賣插畫起,偵探貓都一直在外人的面前,裝成三十歲非洲大姐姐的樣子,顧為經便糾結的差點想要找一條地縫鉆進去。
通過申請后,對方表明了來意,他才長舒一口氣。
原來是一場誤會。
樹懶先生真的是要找“顧為經”而非“偵探貓”,她想要聊一聊自己寫的那篇論文。
換成其他任何情況。
顧為經都不會拒絕樹懶先生的邀約。
遺憾的是,偏偏那個時節點是他剛成功從西河會館里逃出生天后不久,豪哥倒臺所造成的連鎖馀波還在繼續,畫展又要趕不上了。
他實在抽不出時間來,所以委婉的表示,能不能過一段時間再說。
樹懶先生大概以為他的回應是婉拒與推脫。
對方明顯有點失望。
卻沒有強求。
到是顧為經對這件事,心中一直存著內疚。
如今終于到了新加坡,反正過一周,就要在雙年展的官方座談會上,講一講有關《雷雨天老教堂》的事情。
《油畫》是藝術界最頂級丶最為重要的大媒體。
安娜·伊蓮娜小姐又是這個行業里最頂級丶最有權勢的大人物。
顧為經很感謝伊蓮娜小姐愿意在歐洲美術年會上為自己站臺。
更感謝無論是由于什麼樣的原因,她愿意把自己的家族博物館,以“偵探貓”的名字來命名。
然而,單就個人情感角度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