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為經認識蔻蔻很多年了。
他了解對方的人生,了解對方的過往,聽過對方闡述自己的內心和夢想。
沒準。
他要比了解酒井小姐,更加了解蔻蔻。
青春的愛呀。
它真是一個難以解開的謎。
人們總是在最開始接觸誰的時候,便伴隨著主觀的想象,給對方涂抹上各種各樣的油彩。愛情,它就是一幅老畫的艷麗的油彩慢慢的被時光侵染褪色,而你卻發現自己依然愿意在畫框身前長久駐足。
顧為經低頭輕輕的笑了一下。
他竟然發現,過去這么長時間里,論他接觸另外一個人的內心,接觸的更多,論向另外一個人吐露自己的內心,吐露的更多的……兩者居然都是樹懶先生。
一個他至今為止從來都沒有見過面,不知道對方的外貌、年齡乃至身份的人。
他們之間的目前交談方式,就注定不可能帶有太多“濃妝艷抹”。
簡簡單單的一個人說,一個人聽。
可這就夠了。
顧為經不了解樹懶先生的外貌、年齡、身份或者職業,唯一絕對可靠的信息就只是對方應該是一個中年大叔。
顧為經不是通過這些信息認識的樹懶先生,他是通過對方的“心”認識的樹懶先生。
剝下一個人的外衣。
在剝下所有虛偽、虛無、虛妄的裝飾之后,在脫離了所有世俗附加妝點之后,他所露出的“真正的身體”。
那個溫熱、可愛、博學、強大,偶爾會有一點點突然冒出來的反差萌的人。
他了解樹懶先生,了解樹懶先生的優點和缺點。
無比奇妙。
除了“戀愛小課堂”之外,顧為經幾乎沒有和樹懶先生談論過有關各自生活上的事情。
能想象一個人的軀體,眉眼,完完全全由藝術與詩歌,由沙漠里的飛行員,星星上的玫瑰,烏托邦,海岸邊的女王和水中的巨人組成么?
這就是顧為經的感覺。
樹懶先生就是這樣一個由一行行詩句堆積起來的人物。
他的談吐有些時候顯的稍微“不接地氣”,一輩子都生活在象牙塔里的老學究難免會有這樣的問題。
仔細傾聽,仔細交流。
顧為經又能感受到樹懶先生內心里的溫熱與溫情,尤其是對方對藝術領域的喜愛,完全做不得假。
假以時日。
他要是能和樹懶先生在現實世界里相遇,一定會是非常令人動容的場景。
如多年的故友重逢。
顧為經會對對方送上世界上最美好的祝福,樹懶先生則會回以溫和的笑容。
這一幕太有意境了。
年輕人不由得想得出神。
“對了,關于之后的采訪對談,我不是很喜歡那個安娜·伊蓮娜。我昨天和她見了一面,相處的并不是很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