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心人,天不負。
顧為經大約不會知道,他爺爺和楊德康兩位哼哈二將,在雙年展的會場里快活的擺著pose裝著逼,順手把境界就給破了的行為,在他的心間被額外腦補出了懸梁刺股的勤奮形象。
反正結果是好的。
系統面板上。
他的中國畫也終于來到了“lv.6職業畫家三階(32/50000)”。
顧為經睜開眼睛。
頜間掛著水珠,面色柔和的年輕男人的臉映在鏡子里,他正在和自己對視,因為未曾擦干的臉,皮膚呈現潔凈的白沙色。
顧為經用手邊的紙巾,擦拭著鏡中人的下頜。
“你好。”
年輕人對著鏡子說道。
繪畫技巧基于美學的審視和畫筆的復現。
有著原本兩項六級的繪畫技法打底,來到新加坡之前,剛剛完成《人間喧囂》的顧為經審視著鏡中的人。
體驗更多的是一些細微的變化。
lv.6級別的中國畫技法來到大師之境前的最后一重境界后,顧為經就像對“美”這樣的元素,有了更加細膩的適應性。
系統面板上稱破境任務的目的是——
由迷而悟。
因觸得開。
借筆墨以抒寫性情。
他在腦海里重新回憶著面板上的任務說明。
系統希望顧為經能夠在教導別人的過程里,建立自己的藝術理論,歸根結底,是要為成為能夠徹底登堂入室的藝術大師而做準備。
顧為經巧妙的捕捉到了鏡中人的美感。
聽上去有點自戀。
倘若著他凝視著鏡子對望,搖搖頭,輕笑著說“每天早上面對鏡子,我都會無可抵擋的墜入愛的長河”。
大約就很有西班牙的達利侯爵的味道。
顧為經搖搖頭。
他抿了一下嘴角。
什么話也沒有說。
“美”永遠并不是只有一種表現形式,它更多的是一種思想。
希臘雕塑式完美的身影,也許是不一定是美的。
皮膚粗糙斑駁的農夫農婦,也可以是美的。
“漂亮”、“英俊”這樣的詞匯被升華成了“美”,它原本的詞意邊界就發生了消融與擴展。
“美”和“丑”,在客觀的描述之外,都多了一分基于情感的,審美化的表述。
就像一幅畫上一個人獨自站在那里,和一個人孤獨站在那里。
“獨自”變為“孤獨”,畫面表達力上,頃刻之間,就額外多出了一重情感之上的表述。
lv.5和lv.6之間的區別,呈現在顧為經的視野之中,更多的便是這樣的改變。
剛剛關閉的水龍頭里,那一滴凝滯在那里,隨時都可能滴入洗手池又永恒的凝固在出水口之下的透明的水珠。
墻上熏黑的潮濕霉污。
洗手臺臺面上反射著的光。
鏡面的晶瑩。
它們沒有任何變化,它們又像是一塊空白的海綿,隨時都被滴入新的意涵。
甚至顧為經手邊那只剛剛擦拭鏡子的紙巾,它沾上了玻璃表面的潮氣以及浮灰,它只是一塊平平無奇的舊紙巾。
丟進垃圾桶里便是它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