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以。”
伊蓮娜小姐說。“但不,不,不,別誤會,不是這把,我說了,你需要的是一把中提琴。我也不會第一把琴就送給你瓜奈利,這沒必要。你需要的不是一把歷史名琴,能用一把名琴演奏更多的是一種榮譽。”
“而你——”
“你不需要太貴的禮物,你更需要一把制作精良,音色相對溫順的現代琴。王小姐的父親就是我所知道的很好的制琴師。”
安娜隨口向顧為經介紹提琴的歷史。
歐洲提琴行業主要分為意大利學派和法國學派,意大利通常是小作坊式手工生產,聲音更加溫暖,一琴一色,一琴一聲。法國學派則講究標準化協助分工,制琴規模更大,工藝精準度更高。
但到如今。
華夏的制琴行業也很強,價格相對較低的流水線琴和定制的手工琴都有。
王小姐的父親王師傅年輕時就是在江浙學的制琴手藝,又在意大利制琴學院當過學徒,最后在這里開了一家琴行。
閑聊間。
王小姐的父親從里屋走了出來,簡單寒暄過后,聽了顧為經的訴求——實際上,顧為經也不知道自己的訴求是什么,主要是聽安娜介紹了一下以后,也不多問,直接邀請他們去后面。
店鋪的后面是個小工坊。
這里有點像是顧為經想象里的“奧利凡德魔杖商店,創立于公元前382年”的模樣了。
只有一條小小的過道。
很多空琴盒從地板上堆的老高,房間里的柜子里整齊的排列著十幾把小提琴,彎曲的琴頸向上豎起,猶如排著隊的天鵝。
工作坊里還堆放著一板一板的木材,每一塊木板上都貼著標簽,樹木的產地,樹齡,還有陰干的年限。
顧為經心中都做好了準備,卻沒有能真的體會到一把把琴試過去,再讓王師傅非常高深莫測的對他講:“記住,不是魔杖選擇巫師,而是巫師選擇魔杖,波特”的感受。
一來。
就他這樣的音樂水平,真的沒有什么好窮講究的,音色,音質什么的區別,先能聽出來再說。說到底,演奏樂器是一門技藝,給加布里埃一把100美元,呃,100美元有點難,這個價位基本上就是玩具。
給人家一把1000美元的正經小提琴。
顧為經也會拍手表示,拉得真好,謝謝,辛苦了。
二來。
顧為經買的是中提琴。
中提琴不像小提琴銷量那么高。安娜說不送太好的琴,是以伊蓮娜小姐的標準來說的“不太好”,指的是顧為經不需要什么古董。
她肯定不會送顧為經所謂的工廠琴。
琴本身依然是最好的那類。
整個店里符合要求就只有四把,一把是意大利同行的琴,剩下三把則是王師傅打造的。
安娜沒讓王師傅說價格,只讓顧為經都拉一拉,挑一把自己最喜歡。
顧為經在加布里埃的指點下,依次拉了一遍。
音色有略微的區別,用他那顆身為藝術家的敏銳之心形容一下,依次像是……用力的鋸木頭,沒那么用力的鋸木頭,非常用力的鋸木頭,以及斷斷續續忽高忽低的鋸木頭。
安娜抿嘴輕笑。
實在是不忍直視的加布里埃從顧為經手里搶過了琴,中止了他把人家王師傅的琴行開成木材店的舉動,又重新拉了一遍。
音色立刻發生了改變。
像是厚重的海風、明亮的陽光、有一點點幽冷的金屬音,以及更加立體感的木材本味。
在安娜的建議下。
顧為經最終選擇了第三把琴,存放陰干20年的奧地利特色的阿爾卑斯山云杉木的面板,搭配有著火焰般花紋的波斯楓木的背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