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利人生后期的作品上,無數幅都寫著。
“dali=ga。”
知心大哥哥老樣訓斥顧為經小朋友,說他說了蠢話,因為他問了一個楊德康沒有辦法回答,也很難找到正確答案的問題。
什么答案看上去都是對的。
什么答案也看上去都是錯的。
他想問一個人如何變得超級成功,如何變得超級富有,不應該問老楊。
但如果問——
一個如何變得不迷茫,也許可以問問老楊。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是什么樣的人,認識你自己。”
梵高超級希望能夠得到大家的認可,超級希望得到評論界的肯定,但有一天,假如梵高過上了達利的人生,他也未必有多么快樂。
相反。
成為普波爾候爵,真的是達利人生里最重要的榮譽么普波爾古堡是達利所購買的送給妻子加利的宅邸,也是妻子死后墳墓所在的地方。
他把“普波爾候爵”這個尊號當成了自我神話的延續。
重要的不是普波爾侯爵。
重要的依然是加拉。
“藝術創作的過程,就是一個認識你自己的過程。”
楊德康說。
“他在這個行業里見到了太多太多的人,成功的不少,失敗的更多。想象與現實,心中對于自我的投射和真實自我之間的差異,往往是造成迷茫的原因。這與你到底是成功還是失敗,到底是不是侯爵,沒有太大的關聯。”
有些人就是不夠硬,也不夠酷。沒有足夠的勇氣,去認識真實的自己。
“對了,你那個畫展,阿布扎比盧浮宮的票,記得多給我兩張哈!”
楊德康又說。
畫廊這邊的拿的套票包五星級酒店呢。
又能為將來的保時捷918省下來一次大保養的機油錢了。
——
“痛苦是催生藝術的養料。”
——薩拉瓦多達利。
“情義被喚起之處,生命得以重生。”
——文森特梵高——
認識你自己的動力,就是你的藝術之心。
幾個月的時間匆匆流逝。
畫室里。
顧為經在讀著一頁一頁的讀著藝術家的來往書信。一張張看著他們和友人之前的往來書信。他認真的思考著達利與梵高,看著他們對于生活的痛苦和掙扎。
遠方。
伊蓮娜小姐在讀著卡夫卡。
她看著卡夫卡的筆下那群孤獨的人的互相嘶咬,互相的傷害,看著那些人們生活之中,彼此之間,所有無法被言語所表達的、冷峻的痛苦。
兩個人在紙張與紙張之間,勾勒著自己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