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老師,我知道了”劉志光因為是面對二師兄而有些放松的心情一下子就緊張起來。
“這還沒有完。”孫景看著他,決定還要加把火“你知道這頭豬多少錢嗎
6000塊
現在已經全麻了。
如果你救不活它,那么它身體內的麻藥就無法自動代謝掉,那么它就只能無害化處理掉了。
換言之,6000塊就這么沒了。
這還沒算這些醫療器械的使用費用。
所以你必須竭盡全力,救活它”
“是”劉志光一聽孫景算了算經濟賬,作為山里走出來的娃,整個精神都緊繃起來。
現在在他眼中,面前躺著的已經不是二師兄。
而真的像一條活生生的人命了
要知道,他們山里人一年累到頭,一年才掙幾個錢
6000多塊錢,有些時候真的能抵得上一條命,絕對不能就這么浪費了。
“那就開始吧。”孫景見他真的進入狀態了,微微一笑,示意三小正式開始。
國內的醫療環境無法和國外比。
就拿成為主治醫生前的總住院醫來說。
國外的總住院醫很牛逼,有獨立的處方權、主刀手術以及科研項目。
可國內的總住院醫更像個行政大管家,上手術臺的機會都不多,更別說主刀手術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病人和家屬越不相信年輕醫生,醫療環境越惡劣,主刀醫生就必須越謹慎。
輕易不敢給年輕醫生上手實踐的機會,深怕出不可避免的意外后,被家屬抓住起訴敗訴。
這種情況下,年輕醫生很難在最容易學技術的黃金年齡學到足夠的技術。
劉志光這樣容易緊張的、技術一般的。
就算是強如孫景,在國內這種醫療環境下,在劉志光沒有徹底準備好前。
也不可能在真實的病例手術中,給他更好的上手實踐機會的。
而沒有真實病例手術的錘煉,光靠私下理論練習,根本無法真實模擬實戰效果。
就算拿二師兄來練手也一樣。
那種緊張到大腦空空的氛圍感,是很難營造的。
所以孫景只能盡可能加重劉志光的緊張感,讓劉志光把這種練習練出實戰的感覺。
現在看來,效果還不錯。
“刀”劉志光深吸口氣,伸出了手。
充當護士的葉春萌,將手術刀及時遞到了劉志光的手中。
手術正式開始。
給豬做開顱手術。
孫景充當麻醉師,和技術指導。
具體動手,全由劉志光克服緊張去做。
孫景不用像國外的心胸外科主任那樣刻意殺雞儆猴。
因此在劉志光緊張到需要葉春萌擦汗時,耐心詳細的介紹每一步手術的要點和技巧,鼓勵他。
盡可能讓他第一次主刀別失敗,給他積攢一些信心。
時間一點點過去。
但是對于劉志光他們三小來說,時間仿佛拉長了許多倍,顯得格外漫長。
神經外科手術一共分為四級。
一級最低。
四級最高。
硬膜外出血需要做的開顱血腫清除術,只是一個二級手術,難度并不高。
在孫景的指點下,劉志光強忍緊張,做完了全程。
當完成最后的縫合傷口時,連充當二助的白曉菁也驚訝的看了劉志光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