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醫生,在忙呢”
就在三小瞠目結舌于紐約醫學中心的先進自由時,急診的冉懷舟敲門進來。
“冉醫生,你又宅醫院”孫景笑著搖頭。
“你不也是嘛。”冉懷舟笑了笑,目光就落在了二師兄身上,見孫景只是在指導三小做手術,有些失望。
“孫醫生,你的科研項目還沒有批下來”
“哪有那么快啊。”孫景搖頭。
“也是。”冉懷舟理解又可惜“孫格林術式,即便在國外也還是臨床科研性質的最前沿技術。
在國內想要獲得審批,的確要時間。
只是希望能夠更快一點。
畢竟你這技術對于那些惡性膠質瘤患者來說,是真正的救命醫術啊”
說到這里,他忍不住好奇道“孫醫生,我也有拜讀過你的文章,很好奇你是怎么做到的
用溶瘤病毒去縮小無法手術的擴散大腫瘤,這種奇思妙想,頗合以毒攻毒的理念。
但誰都知道以毒攻毒的難度和危險。
先就是選擇病毒的種類,如何選擇培育出最合適的病毒。
還有劑量問題。
少了,效果不明顯。
多了,變異了,可能危害更大。
我也看過國外其他人做過類似的臨床嘗試。
12例手術全部以死亡告終。
然后被倫理道德審查委員會給緊急叫停的都不少。
而你卻在第一例手術中,就獲得了成功。
之后的臨床試驗中,手術成功率也遠比其他醫院和國家的科研組高的太多了,完全就是遙遙領先。
你是怎么做到的”
“我運氣好。”見三小也齊刷刷看過來,孫景矜持的笑了笑,實話實說。
“運氣好”冉懷舟哭笑不得“運氣好到第一次就選對了病毒種類和濃度
運氣好到第一次手術就沒有不可控的變異
運氣好到第一次手術就沒有腦水腫、腦梗等術后并發癥
運氣好到后續的多次臨床試驗成功率極高,每一步都踩在幸運女神身上,不管成功還是失敗都有關鍵的經驗總結,一再輕松獲得改進優化的更優良的溶瘤病毒”
孫景很認真的點頭。
冉懷舟無言以對,只能感嘆“你可真是天命之子,命運女神的親兒子”
醫學本來就是經驗學總結。
而醫學科研和其他科學研究一樣,很多時候就是要靠玄學。
有的科學家明明智商爆表,動輒智商減去60才算聰明,減去27甚至37才和愛因斯坦齊平,動輒號稱史上最聰明的人。
但是他們的科研成果,別說和愛因斯坦這種科學巨匠相比了,就是一般的諾貝爾獎得主相比,都遠遠比不上。
嗯。
當然這個諾貝爾獎指的是自然科學獎項
這也不奇怪,很多科學研究就是靈光一閃的事情。
比如牛頓被蘋果砸了一下。
而這靈光一閃不就是在有足夠實力的基礎上,運氣來了把握住了嘛。
在醫學上,更是如此了。
生生死死,有時候真的是玄之又玄。
所以冉懷舟不是不相信運氣之說。
前不久那個聽了你的月亮我的心讓電鉆給鉆頭的老倒霉蛋,就是反例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