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的人齊齊哈起來聲音之大,幾乎震的屋瓦直響
還未等周圍人反應過來,有幾個人已經沖上去對著小舅子和家奴一頓暴打
這些家奴也就是在那對死去的父女面前敢耀武揚威,眼前的百姓雖然手無寸鐵,但是人多勢眾,而且群情激動,氣勢壓人,一時間腿都軟了,掉頭就跑
“不能讓他們跑了”
“他們去搬救兵,來殺我們”
“打折他的腿”
眾人此時熱血上涌,已經沒有時間冷靜思索,于是跟著喊聲追打上去
很快,街上大亂。
皇城司的兵馬和大理寺的人聞聲迅速趕到,這兩伙人立刻拿下寵妾的哥哥,很快下了大獄。
毫無疑問,太子說要斬首示眾,以儆效尤。
但是,榮安郡王請求說這不過是一時失手,他的這個小舅子又沒有親手動手殺人。是手下人做的。
大臣們有的力挺太子,有的同情榮安郡王,誰家還沒個敗家的孩子
而且,很明顯,有人算計了太子和榮安郡王
當然了,更多的大臣是當鵪鶉默不作聲,都等著皇上的最后裁決。
事情本身并不復雜,但是涉及榮安郡王就有所不同。他跟皇上自幼一起長大,在皇上還是一個不得寵的皇子的時候,榮安郡王便跟他在一起常常同吃同睡,陪皇上度過了很多凄惶不安的歲月。
因此,如果說在大周,皇上有幾個在情感上特別傾斜的人物,首當其沖的當然是璐太妃,其次是玉卉縣主,然后就是這位榮安郡王。
因此皇上即位之后,給了榮安郡王莫大的榮寵。
皇上也打算將此事高高舉起,輕輕放下。把人關押一段時間,讓他長長教訓,過陣子,風聲平息,偷偷將人放了,也沒有什么大不了。
如果實在說要頂罪的話,就將親自動手的家奴,打殺兩個也就罷了。
但是太子覺得要殺一儆百。
太子早就對榮安郡王看著不順眼,而且不僅是對榮安郡王看著不順眼。對那些整日整日游手好閑,屁事不干,而且還惹是生非的皇親國戚或者勛貴大臣們,也都看著不順眼。認為他們通通都應該到田里跟著農夫耕種,也好知道什么才是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而榮安郡王生活腐化奢靡,尤其讓崇尚勤儉的太子反感不已。
國庫不足,南方旱災,北方水災,百姓流離失所,這群人不僅不為國分憂,還欺壓百姓
是可忍孰不可忍
太子也想借此機會敲打敲打這些人。
但是這件事情畢竟要考慮父皇的顏面。
太子府的長史勸太子道,
“殿下,稍安勿躁,此事如果真的是按律法來講,事情突然,榮安郡王的小舅子連個教唆都算不上,雖然是縱容,對手下的惡行未加制止,沒能很好地控制住局面。但是,您打殺了這個人,也并不能對榮安郡王有多大的震懾”
太子此刻冷靜下來,想起二皇子跟他說的話,
“皇兄啊,你又不是不知道,榮安皇叔寵妾無數。此刻,這個寵妾是他的心尖兒,那寵妾的家人也當成他的心頭肉。可是再過一陣兒,他又有了新的寵妾。這個小妾的哥哥就跟王府里其他的家奴下人沒什么差別。皇兄何必揪住一個家奴不放還惹得父皇不滿”
太子此刻也冷靜下來,于是從善如流地接受了這個處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