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有這樣一句話嗎竊鉤者誅,竊國者侯嘛
這些人中,有這種心思的人還真不在少數。
而源淺,就是他們的攔路石,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而洪培菊的加入又會使源淺再分出一份精力來對付。
源淺有點意外,二皇子最近這幾天怎么象換了一個人一樣。想來想去,唯一不同之處就是二皇子去了一趟“好鄰居”。
而那日,為了做戲,源淺沒有陪著二皇子進去。
源淺想了想,將陪著二皇子的兩個小廝叫來,仔細詢問了那日的情況。
小廝原原本本地將那日在“好鄰居”發生的事情說了一遍。
源淺心下有點明白二皇子因何而異于平日了,“仇士良”,這個冀家丫頭難道是提示二皇子,自己未來就是那個“仇士良”
源淺又恨又怕,不由得陷入了深思。
不過源淺部知道的是,冀鋆對源淺沒有太多關注,一來書中根本沒有提到這個人,二來,李宓等人幫她打探的情報上來看,這個源淺就是一個比較中規中矩的謀士而已。
這是在二皇子身邊,做謀士,有點地位,目前有個官職叫做“長史”,領一份俸祿。
如果在一個縣令跟前,就只能是個師爺,生活費都得縣令自己掏腰包。
冀鋆的目的確實是“挑撥離間”,可是,她想的是,挑撥二皇子和洪培菊。
冀鋆跟二皇子接觸后,結合以前了解的資料分析,二皇子這個人,既不多謀,也不善斷。
有點象“熊瞎子掰包谷,掰一個,丟一個”。
冀鋆的想法比較簡單粗暴,給他“填鴨式”地塞進去一些“思路”,最好是他以前沒有聽過或者沒有重視的。
如此,二皇子就會好奇,就會探究,慢慢地就會懷疑。
一旦懷疑的種子栽下去,在二皇子這樣的人心中,很容易生根發芽。
皇宮中,寧寧安公主和冀忞已經僵持了幾天。
幾天前,寧安公主發現冀忞身上竟然有特殊的蠱毒
寧安公主當即認定冀忞的血對她非常有用,于是不管冀忞同意與否,強行將冀忞“請”到玳安宮中。
然后,直接上手取血
不料,在脅迫冀忞到玳安宮的途中,冀忞卻偷偷先行服了一種“毒”。
或者說是,“前體毒”。
這種“毒”是冀鋆通過洪培菊手里的那本小冊子的提示琢磨出來的。
因為寶茳曾經偷偷潛入到洪培菊的書房中,看到過這本冊子。
但是,寶茳不敢偷走,只是匆匆掃了幾眼,寶茳記憶力比較好,短短的時間內,也記了大半。
后來寶茳為了答謝冀鋆和冀忞救她,且幫助她沒有嫁給焦賢妃的叔叔做續弦,便將記住的部分默寫出來給了冀鋆。
寶茳覺得這上面,每個字自己都認識,可是拼在一起,根本不懂。還不如送了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