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下來一起?
作為對交流禮儀頗有研究的選手,那一刻付前很容易解讀出了某種含義。
沒錯,真的很像久別重逢的舊識,隨手邀請坐下來聊一聊,最好能多坐一會。
考慮到只有一面之緣的交情,這樣的姿態無疑已經很是禮貌,在衰亡末世里更讓人感受到幾分暖意。
問題在于承載的信息量還是有點兒少了,對前面問題并沒有做出什么實質性解答——甚至也不準備再解答。
卻見做出邀請后,很快袁方的動作就如同倒放,恢復了之前的姿態。
“謝謝,沒想到一段時間沒來,發生了這么多事情。”
付前并沒有表現出介意,下一刻真的在對方指的位置坐下,繼續注視著腳下大鍋,感慨頗多。
“這個景象,感覺還真有點兒符合你之前跟我說過的情況——所有人都是逃不出宿命的灰燼,甚至無需死亡的輪回,一直都在不停凋零。”
甚至追憶往昔間,很快聯想到曾經討論的內容。
這里不得不贊嘆一句果然是先知,袁方這樣子似乎是第一次來這里,但這種大鍋焚人的景象,跟他曾經的比喻實在是有些貼合。
湖底的眾人,并非每一個的身體都是完整的。
缺失和形變比比皆是,仿佛無盡的沉睡里,自我在逐漸凋零迷失。
所以那個熱鬧的未見之丘,里面都是這些身軀的投影?
而死亡也不過是投影短暫消除,并在某個不可知的時間再次歸來?
老實說這樣一個模型,倒是很符合上一次任務最后的結論。
甚至理論上還是在自己的幫助下,才達成了眼前這種穩定的狀態。
畢竟一眼望去,沒有再發現“火”。
不僅新的平衡達成,福音之母看上去甚至已經沒有了痕跡。
要是當時任務的時候進入這個地方,眼前的鍋說不定是燒紅的?
……
袁方依舊沒回應,倒是提燈燒了一會兒后,稍稍變亮了一點。
“看上去你房間里的那扇門,變成了某種特別的通道,雖然不能通往自由,但卻能讓人看到真相。”
注視著下方,付前也是繼續閑聊,甚至主動提到來時路。
“雖然他們看到真相之后的反應,可能會讓人有些擔憂。
“畢竟希望雖好,破滅之后卻也尤其打擊人。”
即使老友沒有反應,付前也沒有信口胡說,只是單方面交流著自己的判斷。
“另外我很好奇是誰留下的那些,畢竟你做的概率應該很小。
“甚至在我看來,那種行為出于善意的概率都不大——對了知道嗎,不久前我遇到一個跟你同名同姓的人,疑似你的后輩。”
而下一刻話鋒一轉,付前提到了之前有想法驗證的問題。
“那位袁方解釋說,他的父親出于尊重,特別選了那個先輩曾經用過的名字。
“而那位驚才絕艷的前輩,年輕時就蒙受無上意志感召,坐化而去了……如果真有這么巧的話,讓我不得不好奇那份感召的來源,以及為什么會尋覓到你了。”
嗯……所以點頭搖頭之類的動作都沒有嗎?
隨口訴說間,眼前變化看著終于還是讓人失望。
具體就是毫無變化,最初的邀請之后,袁方再沒有其它反應。
“人性最深沉的積淀嗎……”
付前卻是依舊沒有苛責,只是自言自語間,隨手掐滅了手邊的燈。
黑暗應聲降臨,一切重回死寂。
而整個過程他保持姿勢沒有任何改變,依舊注視著大鍋的方向。
時間一秒鐘一秒鐘過去,一切似乎會這樣永恒持續。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