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西和關東不合是能隨便解決的么并不是某部分人又或者是某個階級的人的原因,應該說是雙方自上而下的群體觀念造成的。
關西的名門望族覺得關東的財閥沒有底蘊,只是暴發戶,有幾個臭錢就覺得自己了不起,簡直不知所謂
而關東的財閥也覺得關西的名門望族是破落戶,都已經廢除貴族了,卻還總守著以前貴族的那一套,喜歡用鼻孔看人,簡直神經病
而關西的平民也覺得關東的平民狡猾虛偽,關東的平民則覺得關西話好好笑,關西人人均諧星。
總之這兩個地區的人自上而下都不對付,外來人想要和他們成為朋友也很簡單,幫著他們噴對面就好,大有只要你噴關東關西人就是我異父異母的親兄弟的感覺。
修復雙方的關系怎么修,用502么
當然,關西和關東也只是感官上的相互討厭而已,到也沒有到一定要拼個你死我活的地步,遇上事情,該協力協力,該合作合作,生意也沒有斷過,為了錢和生存,不寒磣的。
而現在聽北山浩一的話,北山雄梧似乎想要為這兩個地區建立更緊密的聯系。
但就算北山雄梧是關西王,他也不可能一句“我們去和關東搞好關系吧”,然后關西人就興高采烈地去和關東人交朋友,就算關西人肯,關東人也不肯啊
北山浩一腦門浮出黑線,知道顏開不看好關西能和關東搞好關系,但還是耐著性子道“祖父大人年紀已經大了,父親大人的威望尚不及祖父大人,若是祖父大人隱退,單靠父親大人,是沒有足夠的威望統合關西的,一盤散沙的關西在關東面前必然再難維持現在的超然地位。”
因為關西王北山雄梧的強勢存在,東京方面對關西地區施政一直比較懷柔,說白了就是好處給得很多,同時不敢在關西吸血太多,只能在東京周圍吸血,這當然使得北山雄梧的威望更高,關西各方勢力更加聚攏在北山雄梧身邊,也就引得東京方面對北山雄梧更加忌憚,更加不敢亂來。
這對關西方面當然是良性循環,但是對東京來說,這卻是很糟糕的事情,他們對關西的掌控能力越來越弱了。
不過好在也沒太大關系了,因為北山雄梧即將隱退,等北山無二上位后,三極派也就再難有現在的氣象。
這不是說北山無二很差勁,相反,北山無二絕對是不遜色于年輕時候的北山雄梧的人杰,但是北山雄梧的強勢和威望除了因為其東瀛第一的武力,更多的,還和他成長的時代背景也很有關系。
二戰時期,東瀛戰敗,但是打敗東瀛的中原也自身陷入泥沼之中,戰勝之后不止無力反攻東瀛,連向東瀛索賠的力氣也沒有,東瀛雖然戰敗投降,但也只是戰敗,維持住了基本的體面,且大有休養生息后再干一票的打算。
但是等到二戰結束后,邪惡軸心國戰敗,聯合國成立,盟軍終于可以騰出手來,阿邁瑞肯首先發難,在經過一系列讓人眼花繚亂嘆為觀止的騷操作之后,撇開同樣想要伸手的蘇盟,成功繞過中原取得了節制東瀛的權力,取代中原以戰勝國的姿態在東瀛為所欲為。
東京首當其沖,算是被阿邁瑞肯欺負得最慘的地方,也是對阿邁瑞肯心理陰影最深的地方。
而當時當然也有不愿意對阿邁瑞肯低頭的人,在反抗無果后就都跑去了關西,關西的三極派因為拒絕天皇詔令,實力保存完好,且門下血性之輩多多,并沒有如東京一般對阿邁瑞肯奴顏媚骨,而阿邁瑞肯的軍隊也忌憚可以高來飛去的三極派高手,不敢對關西逼迫太甚,畢竟阿邁瑞肯軍人的命很金貴不是,欺負不會反抗的人沒問題,欺負會反抗而且有反抗能力的人,這就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