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員的這種行為,已經出了琴行的顏開當然是不知道的,就算顏開知道了,恐怕也只會笑一笑,不會介懷。
無緣無故去人家店里打一個咳嗽然后就離開,面對這種迷惑行為,這個店員只是處于對安全的考慮用消毒藥水在顏開剛才待過的地方噴幾下,這已經很客氣了,一般來說,就算店員在顏開背后罵幾句也是正常的,顏開可沒這么小氣會去計較這個。
剛才那一聲咳嗽,顏開實際上已經發出聲波撥動了琴行內所有吉他的琴弦,然后根據這輕輕的撥動發出的極為輕微的聲響分辨出了吉他的好壞。
顏開退出剛才那家琴行當然不是因為那家琴行一把好吉他也沒有,而是顏開的預算有限,能動用的金額只有五十萬日元左右,這當然已經足夠買一把普通的稍好的吉他,但要說想買一把真正好的吉他,后面加個零也不嫌多,所以顏開今天買吉他抱著的是撿漏的心態來的。
明大通大街上的琴行除了全新的吉他,二手吉他也有在兼買,畢竟吉他這種樂器還是比較貴的,起碼對于學生來說是如此,所以,吉他的二手交易就顯得很有必要了,而二手吉他的品質往往參差不齊,撿漏相對來說并非不可能的事情。
用同樣的方法一連試了幾家,結果都不盡如人意,果然,能在“吉他圣地”開琴行的店鋪,業務水平都不可能低到哪里去,就算是二手吉他,他們的估價也都非常合理,合理的意思就是說,顏開丁點便宜都占不
到。
說好的折扣力度大呢說好的卷得厲害呢價格扣這么死,一點性價比的溢出都沒有,還能不能好啦
第九次自一家裝潢和規模對頗為上檔次的琴行走出,顏開嘆了口氣,在心中搖頭道。
但是很快的,顏開換了個思維,這次他沒有走向那些店面裝潢氣派的大琴行,而是向著一些客人少,店面設計也比較簡約的琴行走去。
只是簡約而已,能在這個“吉他圣地”開店而沒有被卷死的琴行都有那么些斤兩,肯定不會是簡陋。
對于那些大琴行的品控,顏開算是服氣了,只能去那些小琴行碰碰運氣。
絕大部分行業,市場都會有劃分,同一家店鋪,高端市場和低端市場往往難以兼顧,畢竟格調在那里,混在一起反而容易兩頭不討好,這也是為什么明大通大街琴行林立卻有大有小,而不是一水的大琴行爭霸,小琴行同樣有著對應的客源存在,那就是那些沒什么大錢的學生黨。
據某個不知道靠不靠譜的統計,中原每年在樂器上的消費僅在東瀛的三十二分之一左右,雖然這也和兩國的消費水平和物價有關,但就算消除那些差距,兩國間對于樂器的態度顯然也是截然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