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瀛一直有“拼死也要吃河豚魚”的風氣。
哪怕明知河豚魚有毒,尤其是肝臟、魚膽和血,毒性更足,據說,一條河豚魚能夠毒死三十人;
哪怕自一九九零年以來,東瀛已經至少有六千人因食用河豚而喪命,平均每年就有七十多位;
這種吃河豚的風氣在東瀛也是完全剎不住的,這不只是因為河豚魚的肉質細嫩鮮美,是魚中極品,還有就是,死亡可怕,但是那種游走在死亡鋼絲繩上的刺激更讓人著迷。
冒最大的風險,吃最好的美味,這已經可以算是刻在河豚料理上的美食內涵了。
不過東瀛吃河豚有喪命的風險不假,但河豚魚只要處理得當,吃起來基本不會有喪命問題,而有資格烹制河豚的料理人必須獲得國家的專門資格證書才能上崗,料理人的專業性也將料理失誤的可能性拉到了一個很低的地步,死亡變成一個非常微小的概率問題,小到讓吃河豚的人都只將其當做是提升刺激的良劑,根本不會放在心上。
所以御門涼子是能理解吃河豚的,她自己也吃過河豚料理,知道河豚魚比一般的魚要有嚼頭很多,那種的獨特鮮味縈繞在舌頭上,彌久悠長,確實有承擔一定風險也要品嘗的價值。
但是像顏開這樣直接將毒蘑菇做成料理,這就不能讓御門涼子理解了。
這不擺明是找死么
看到御門涼子像是看傻子的表情,顏開也不尷尬,而是很認真地道“涼子老師你不知道,這些蘑菇毒是真的毒,但好吃也是真的好吃。”
每年的八九月份,那都是滇南政府最提心吊膽的時候,因為按照慣例,滇南各大醫院的icu又該爆滿了,至于原因是什么,吃蘑菇中毒唄
滇南因為自然條件復雜多樣
,立體氣候十分明顯,生態環境及植被類型特別豐富,野生蘑菇種類尤為豐富多樣,這即成為了滇南一張面向全國的名片,一筆巨大的旅游美食財富,為滇南帶去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卻也成為了滇南政府繞不開的噩夢。
和不禁止吃河豚,甚至將吃河豚引為風尚的東瀛不同,滇南政府那是三令五申,各種提醒“不要亂吃蘑菇、不要用不當的方式烹制食用蘑菇”的短信轟炸式提醒滇南人民和來滇南享受蘑菇的游客,甚至在滇南吃菌子火鍋前,火鍋店的服務員都要采樣留底,方便客人真吃出問題了,送進醫院可以很快對癥下藥。
這都是在說明,在滇南吃蘑菇是一件有風險的事情。
但就算如此,還是不能擋住滇南吃蘑菇的熱情,其他地方是因為這樣那樣的事情上熱搜,而滇南,則總是因為某人蘑菇中毒然后做出各種稀奇古怪的事情上熱搜,這畫風和中原的其他地區不一樣啊。
滇南的蘑菇當然不可能全部有毒,但既然是野生蘑菇,那就很可能在采摘中混入有毒的蘑菇,雖然大家對于毒蘑菇的普遍認識是五顏六色非常鮮艷的蘑菇才有毒,但現實不是這樣的,很多毒蘑菇和食用菇外形相似,難以區別,平平無奇外表下的蘑菇也有致命的可能,這就給食用蘑菇帶來了很大的麻煩。
而要說最讓人無奈的可能還是另一個問題,那就是很多毒蘑菇,它還特別好吃
中原網絡上有這么一個段子流傳,有人在滇南吃了一份有毒的蘑菇,中毒后被送去醫院洗胃,但在出院后不久,他又很快被送進了醫院,原因是他回家后把之前吃剩下的蘑菇給吃了,因為那些蘑菇實在是太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