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他們欺負我們,自然是一把好手,對付獸人,不過是去送死罷了”
“他們可不會去送死,反正法不責眾,等帝國出兵趕走了獸人,他們就自然能回領地了”
“說得對,到那個時候,田地不都歸他們了嗎”
“哎哪都一樣”
“其他的先不說了,海灣領如果像現在這樣,能夠維持多久呢”
“不好說,不過領主大人還年輕,我們這幾代至少能過得好,以后就不一定了”
“別想那么多了,先有口吃的再說,你說選什么工作崗位好一點”
“當然是種地呀雖說沒有土地所有權,可我特地問過了,一個老農夫至少能分20畝地種,65的分配,絕對夠一家人吃的了”
“很有道理”
從一開始的并不在乎,到漸漸的上心。
加特爾的情緒,漸漸發生著變化。
海灣領不像卡塔昌位面那么危險,除了考慮生或死的問題,似乎還有許多的東西值得思考。
領主大人似乎并不準備,只將卡塔昌人變成一把什么都不需要知道的尖刀
這么做明顯違背了軍事的規矩,海灣領士兵的戰斗力,卻還是很強
加特爾有些想不通了
這就是馬修讓他們來的原因。
接下來的幾天。
包括卡塔昌人在內的上萬名難民,并沒有被要求干任何事情,反而讓他們天天吃好、睡好。
那個非常有氣勢的老太太,每天總會和他們“討論”一段時間。
有時會帶一些人過來,和大家說說他們怎么由難民,變成一個海灣領人的故事。
過去的農民,到現在的工廠人員。
過去的手工者,成為店鋪的銷售員。
去年分到了35畝田地的開荒者。
三個月前,才剛從職業者培訓學院畢業的16歲會計。
原本是貧民窟里準備等死的流浪漢,到如今每個月能有3金幣薪酬的精銳士兵。
和大家談談以前的生活苦楚,談談對未來的希望。
在不知不覺中,所有人都開始對海灣領更加認可。
至少,他們眼前看到的真實場景是這樣的。
和其他難民不同的是,成熟、穩重的幾百號卡塔昌人,被招進了職業者培訓學院的特殊培養班。
除了兩個教導卡塔昌成人的戰士和游俠外,還有一個加特爾熟悉的身影。
“小林任他怎么來了”
比起前些天見到的怯生生,拿著課本的林任表現非常自信。
盡管他有些語言不通,卻還是耐著性子教導卡塔昌的小孩們。
最讓加特爾感到有意思的是。
那些脾氣特別“暴”的小子們,在林任的面前,卻顯得特別“乖巧”。
要知道,因為資源的短缺,卡塔昌部落里大部分的食物,都要供給給承受最大危險的士兵們。
孩子們想要順利長大,并且不餓肚子,他們就要從小練“拳頭”。
誰的拳頭大,誰就能吃飽飯
身體逐漸衰弱下來的小子,甚至都來不及等危險的叢林吞噬他們,就會因為身體虛弱,而被卡塔昌的各種危險病毒、病菌給帶走了。
這兩個詞,也是加特爾從職業者培訓學院的老師那里學來的。
他們的講課方式很奇特,除了指點他們職業者的道路外,更多是和他們聊卡塔昌位面的情況。
等到了休息的時候。
加特爾發現了林任的一些“端倪”。
林任在教導卡塔昌小子們一些特別的東西。
一些奇怪的動作,互相間的對位訓練。
看上去,和卡塔昌小子們平時的訓練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