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森由紀子和另外兩人在做完工作后下班,上了這輛電車。
然后森由紀子在另外兩人沒有注意的情況下,動了尸體,將被害人頭上戴著的耳機取了下來,塞進了自己的包里。
為什么要這么做
這么做可是有風險的
她的目的是什么
青木松飛快的在腦海里推理。
被害人已經死了,那么戴著耳機被發現尸體,和不戴耳機被發現尸體,有什么區別
對于某些案件來說沒什么區別,可對于這個案件來說,區別可大了。
在聯想到被害人是怎么死的后,青木松心里有了答案。
被害人是因為某樣帶毒的針狀物刺入了耳廓死亡的。
老實說,這位置,在被害人清醒的時候還真不好刺。
一來是面積小不好刺到,二來是耳廓也算是相對比較敏感的位置,針狀物刺入,人是能感覺到的。
這事如果讓青木松來做,既然針狀物上的毒藥是斃命型,那肯定選脖子和心臟呀這難度瞬間下降了不少。
再加上被害人還是帶著這種包耳的大耳機,一般情況下根本就不可能刺進去。當然也可能是對方得手后,再將耳機戴到被害人頭上。
換句話說,森由紀子是要營造出一種,被害人是坐在電車上被人刺了一針的情況,而不是被害人戴著包耳耳機聽音樂的時候,死了。
森由紀子是想讓人忽視這個耳機,所以在被害人死后將其取下。
可能當時有些緊張,擔心被人發現,也可能是當時尸體已經僵硬了,不好取下來,所以森由紀子在取耳機的時候拉扯壞了耳機。
那在被害人戴著包耳耳機的情況下,怎么會被針狀物刺了一針死了
青木松猜測這個耳機大幾率有機關在被害人戴上后,里面藏著的針就會刺下來。
于是他連忙仔細的檢查了一下這個耳機,果然發現耳機左耳內部的海綿體已經不見了。
看來對方應該是在海綿體里藏了一根毒針,在被害人戴上耳機后,就立馬被刺死,隨后已經將毒針收回。
但這里面還有一個問題如何規避的風險
森由紀子是和另外兩人一起到車站的,然后一起上車的,如果大家都在一起,那么她是怎么規避另外兩人的視線,取下耳機的了
另外兩人是幫兇
有這種可能性,但日常案件應該沒那么狗。
青木松覺得這里面應該有他沒有注意或者是尚未得知的細節。
就在青木松思考的時候,丸田步實一臉興奮的走了進來,迅速靠近青木松,然后在他耳邊小聲說道“警部,按照你的吩咐,我們搜查了隔壁的車廂,在一個座位底下發現了一根很細小的針。”
青木松點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
兇器已經找到了,看來之前的假設推理沒錯,森由紀子就是兇手。
但證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