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曉依到現在為止,都沒有對不起他的地方。
他自然也不能辜負她的信任。
“你也要小心,”杜祐謙叮囑道,“這修行界,并不太平。有一個我摸不清底細的組織出現了,網羅了不少宗門不得寵的筑基修士。幕后黑手應該是結丹,但究竟是誰,我也沒有頭緒。我這次轉世身,全家都是被那人給害了,我追查了一段時間,卻一無所獲。”
芳華傲氣道“若來招惹我,那正好,我就替于師兄你報仇吧且讓他試試我的劍利不利。”
杜祐謙笑著摸了摸她的臉頰,芳華明亮的眼睛看著他,沒有羞澀,而是露出喜悅的微笑。
返回京城后,杜祐謙加大了對朝堂的侵蝕,并且開始試著改革吏治。
其實他有一攬子改革計劃,但是活過了漫長歲月的他,很清楚一件事。
再好的政策,如果做得太急,就會變成懶政、甚至暴政。
再如何巧妙設計的改革,若是沒有足夠優秀清廉的官吏去落實,改革成果也無法讓全民共享。
比如秦始皇,若是別那么心急,留下好好的規劃,很多事情交給后人來完成,他還會被稱作“暴君”嗎
又如楊廣,若是他所做的事,乃是兩代、三代帝王做的,恐怕他也會成為留下美名的君王吧
比如王安石,他太過心急地推行青苗法等改革方案,將許多好政策給做成了害得百姓家破人亡的惡政。
相反的例子也有不少,比如文、景,正是他們的無為、不亂作為,才給漢武的崛起打下了良好的根基。
對改革者來說,切忌求快、求全。
但事實上,當一位改革者登臨高位的時候,年齡已經不小了。
秦始皇統一天下時42歲,只活到了51歲。
楊廣即位時35歲,死時49歲。
王安石成為參知政事、開始變法是47歲,幾年后就被罷相。
他們過于急躁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覺得自己時日不多,需要抓緊時間。
但對杜祐謙來說,這不是問題。
沒關系,順德帝在位期間,我只改革吏治。
花2030年好好抓吏治,然后等下一任皇帝時,我再改革農業;再下一任皇帝,我來改革醫療
反正自己有著悠長的壽命。
花費一兩百年時間,來慢慢地,一步一個腳印地推行改革。
讓吳國國力增強,百姓富裕,人口快速繁衍。
家家戶戶,都知道天師之名。
屆時,他能獲得的人道氣運,也會粗壯十倍不止。
足以幫助他突破金丹中期、后期的瓶頸了。
此后數年,杜祐謙這個護國天師,已經是吳國無人可以撼動的巨無霸。
哪怕是要不動用法術的力量,只憑自己的政治地位來行尹、霍之事,也只若等閑。
唯有一樁事,讓他有些無奈,傷透了腦筋。
貧道好幾天前就開始喉嚨痛,像刀割一樣,不過沒放在心上。前天開始低燒,也沒太在意,還陪孩子玩。今天有點背不住了,早上起來給孩子做了早餐就回去睡到12點,中午起來吃點東西、寫了一章,又去睡,睡到晚上八點吃了退燒藥,現在好一點,降到38度以下了。這幾天都只能正常更新,5k6k的樣子。等到身體好有點再繼續加更。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