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百銘笑呵呵地說“還用起什么道號,這不是現成的么清虛通玄觀妙真君,挺適合道友的。”
顯然他對杜祐謙一直有所關注。
杜祐謙挑了挑眉,不過感覺到曾百銘的語氣里,雖有些許戲謔,卻并無什么惡意,只是在調侃一二,便也不生氣,笑著回應“我如是真君,酩酊真人見了我,是否要大禮參拜啊”
曾百銘道“等道友這真君之位,名副其實,在下自然是要大禮參拜的。”
他說這句話時雖然帶了點微笑,但眼神嚴肅,顯然并非隨口玩笑。
杜祐謙點點頭,迎曾百銘進入道觀,泡茶招待。
芳華坐在角落,一言不發。
客套幾句后,杜祐謙問“道友今日到訪,必有指教。不妨直言來意”
曾百銘笑呵呵地,一口氣把茶喝光,取出一只小巧的巴掌大的酒葫蘆,往茶杯里倒酒。
酒香四溢,其中還夾雜著數種靈植的清香味。
杜祐謙作為煉丹大師,自然清楚明辨。
那葫蘆不大,酒卻源源不斷地涌出,顯然是一件納物之寶。
倒完,他也不給杜祐謙和芳華倒酒,自己將酒葫蘆封口,又收起,解釋道“在下結丹時,出了點岔子,每個時辰都要飲一種特殊的藥酒,讓道友見笑了。”
杜祐謙淡淡地說“等我重回結丹,倒是可以替道友把把脈。”
曾百銘道“幾百年前就聽聞,佑德真人乃是一位煉丹大師。不過好意心領,宗門前輩通明真人曾有言,必須得找到四階的煉丹宗師,才有幾分指望消弭在下身上的隱患。”
其實術業有專攻,有的四階煉丹宗師解決不了的問題,三階的煉丹大師卻可以解決。
不過曾百銘自己都不努力,杜祐謙自然也不會勉強。
曾百銘喝了幾口酒,面上紅潤起來,瞇著眼似是享受,實則是煉化藥力。
數息之后他才道“其實道友年幼時來到玉昆山,在下已經認出了道友。畢竟,敝宗對于劍意,十分熟悉和敏感。道友的劍意,在我們這些人眼里,可謂黑夜里的燭光一樣顯眼,根本不會認錯。不過那時道友顯然還未堪破胎中之迷,在下就沒有出言挑明。”
“原來如此。”杜祐謙道。
也不知那龐真人如果親自到了自己面前,能否辨認出自己的劍意
估計也不行。
幼年時,他尚未堪破胎中之迷,對劍意無法收放自如,甚至會自發地散發劍意,令得周圍的萬劍朝拜,自然容易會被人認出他劍意的特征。
而現在,若他有心隱藏,哪怕與曾百銘面對面,對方也覺察不到自己身上的劍意。
“道友如今,應該堪破了一部分胎中之迷,想起一些前塵往事了吧。”
杜祐謙含糊答道“在下友人眾多,哪怕自己想不起的,這些友人也會提醒。所以若道友是想聊些從前的事,不妨直說。”
關于自己能百分之百回憶起前世的秘密,就不要讓太多人知道了。
而曾百銘也不曾往這方面想。
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嘛。
故老相傳,修士若想完全恢復前世的記憶,至少都是真君大能了不是杜祐謙這種自封的真君。
他身體前傾,認真問道“這次在下前來,主要是想問問,道友對那人道之劍,領悟的怎么樣了”
杜祐謙沉吟片刻,并沒有感到曾百銘有什么惡意,便如實說道“宗吾真君說劍集注,博大精深,不下于血屠劍經。在下只花了少許精力,略做參悟,所以還未領悟人道之劍的劍意。原本打算,等到結丹后再花些功夫。”
杜祐謙說宗吾真君說劍集注不下于血屠劍經,自然是給面子。
實際上,宗吾真君說劍集注,比殘缺版的血屠劍經是要強一點。
但是比起他所領悟的完整版血屠劍經,簡直如同螢火與皓月爭輝。
額,這種說法夸張了點。
但是在他看來,不管是天道之劍,人道之劍,還是無情之劍、極情之劍,比“血祭”“血食”這兩種劍意略強,但比“誅”“辟”“戮”“屠”“絕”等劍意,還是有較大的差距。
尤其是人道之劍,他稍稍感悟了一下,只覺得根本不擅長殺伐。
他現在是耗了自己一條命,換來了全本的血屠劍經,若將血屠劍經領悟到大成,甚至有機會成為血屠劍的新主人。
他自然不會舍本逐末,花費太多時間去學習人道之劍,只要稍微花點心思,了解一下就行。
曾百銘嚴肅地說“道友可知,為何我要輾轉將人道之劍的傳承,送到你處”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