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云層之瑰麗,氣息之莫測,以及其中沖霄的劍意,都是他們生平僅見。
不管如何,對凡人來說,一年時間,都是充實的,有著無數的故事發生。
說著,他運起劍意,雖未斬出,但已能讓曾百銘體會一番。
至于輪回鏡殘片,在那段仿佛穿越時間,與那位古老帝君對話的幻境里,帝君提到,他借用了輪回鏡殘片的力量。
體魄更不用說,解語洞府里那種四階傀儡,杜祐謙覺得自己完全可以上去肉搏。
誰說大宗門里就是一片和諧
誰說大宗門里就一定公平
誰說大宗門里的修士,就都能得償所愿了
要如何才能往里面“種”上劍意
唯有在主上那里,他們才能得到公平的機會,像那些天之驕子一樣,追尋道途。
所以,杜祐謙繼續提升自己體魄的希望,就不太現實。
雖然他們不敢在太和宗內動手,但為主上效力的拳拳之心,是沒有變的。
然而杜祐謙的結丹天象,與正統修士截然不同。
杜祐謙終于出關了。
“恭喜你。”
也有幾雙帶著陰冷之色的眼睛,正在不懷好意地注視著。
但是他的爆發力強了幾倍,能動用的手段也更多,所以他的實際戰斗力,是絕對遠遠超過上一世同時期的。
雖然由于自己不能劍丸結丹,無法完整地發揮天道之劍的威力,但或許也可以另辟蹊徑,走出自己的路來呢。
曾百銘給予的人道之劍傳承中,雖有闡述,但每個修士,結丹時的狀態都有區別。
而對杜祐謙來說,則是他終于再次結丹成功。
“看樣子,應能順利結丹。大成的人道之劍真是難得啊。可是為什么偏偏,傳送陣卻被毀了呢,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再次修好。生不逢時,生不逢時啊。”
對于孩童,是又長大了一歲,智慧又多了一點。
對杜祐謙來說,造成了些許困擾,卻又讓他有更多的收獲。
每隔一段時間,總要遇到一次。
他雖然已完美之姿,晉升了煉體結丹,但是結丹之后,繼續提升體魄,就無法再繼續做到完美晉升了。
不像是三、四等宗門,大部分弟子到老死,都不見得能遇到一回。
金丹本非實實在在之物,而是修士精氣神三者的合一。
不少人紛紛打聽,這結丹者是誰。
杜祐謙也不敢肯定。
“種劍意,可還順利”對杜祐謙用什么道號,曾百銘其實并不在意。
這一年,對窮苦人家,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終于又熬過了一年沒有生病、沒有遇到天災人禍。
芳華、林莎等的神通,都不太適合杜祐謙的戰斗方式。
根據典籍記載和傳聞來推測,大悲寺那些歷年來煉體結丹的和尚,在體魄方面是絕對比不上他的。
漠南之地,畢竟貧瘠,許多結丹修士需要的資源,根本就只存在于傳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