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之前,倘若能在朝中能拿個七品,其實算得上是年輕有為了。
他的發辮打理得一絲不茍,高鼻梁,深眼窩,一眼掃去,極有精神,像是一頭初出山林的稚虎,散發著盎然生機與不容小覷的威嚴。
“好相貌。”
馬新貽在心底夸張了一聲,一望之下,心中就生出了兩分好感。
“我張之洞,十四中秀才,十六中舉,去年中一甲第三,探花郎,七品銜編修,你不認得我”
“李中堂的學生,何時如此沒有眼力見兒咯”
張之洞意氣風發,手中折扇撐開,眉頭一皺,竟嚇得書生竟又退了兩步。
書生吞咽了一口唾沫,雖是被張之洞威勢所攝,可這會兒依舊死鴨子嘴硬強撐道“原來是張探花,在下見過了。探花郎文才無雙,在下自愧弗如,不過,在下之言論,乃是籌議海防折中之提煉,推論,不知到底是什么地方,礙著探花郎的眼了”
籌議海防折這不是李鴻章上書的折子嗎
林動挑了挑眉頭。
剛才吃飯之際,馬新貽與左季高討論的就是這道折子。
李鴻章上書,先是高屋建瓴地分析了一下時代局勢。
反正就是如今乃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沿海的當地人那都是堅船利炮,一國生事,諸國構煽。
然后折子上話鋒一轉,告訴所有人,要如何來“以力破局,以求實際。”
并順勢謀劃了一番布防的情況。
首先重中之重是,津府的大沽,北溏,山海關一帶,這是京師的門戶,國之根本。
然后就是,江蘇吳淞一帶,這里是長江門戶,清廷半壁財政江山。
國之富饒之所在。
中間巴拉巴拉說了一堆財力的問題,最后又得出結論。
“只此財力,只夠備東南萬里之海疆,若是西征,則兵糧難全”
后面,又呈了兩道文書,一道是復陳海防塞防以及關外剿撫糧運情形折
另外還有一道遵旨統籌全局折闡釋
反正重點就是一個,媽的西域不要了,把東南保住。
這也正是今日左季高氣得吹胡子瞪眼的源頭所在。
話歸正題。
書生言談間把李鴻章的折子拖出來,無疑是在給張之洞挖坑。
不過,張之洞卻是完全不畏懼朝廷上威名赫赫的李中堂的名頭。
張之洞大膽放言道“東則海防,西則塞防,二者當并重之”
聲音頓了頓,張之洞再度拉高語調“正所謂,重西域者,所以保草原,衛京師西北臂指相連,形勢完整,則外敵無隙可乘。若西域不固,則草原難保,草原一丟,甘陜山西諸多地界必被侵犯,防不勝防,外敵隨時可叩關,我等亦永無安眠之日。”
“西域一丟,草原,甘陜相繼敗落,亡一地,非是亡國,而是亡天下矣”
“丟寸土,非是寸許,而是丟了大清萬萬里疆域”
“你可知從安祿山謀反至乾隆時期,這中間,西域一地,丟了足足八百年,我等再不經營西域,身死之后,必是聲名狼藉,遺臭萬年之輩,此地永不復漢家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