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是世人口中的帝女——旱魃。
“有人衣青衣,名曰黃帝女魃!”
這是一些經書上所言。
實際上真正的歷史是——“鐘山者有女子,衣青衣,名曰赤水女子——獻!”
獻就是女魃!
當初為了鼓,獻向黃帝復仇。
戰敗記憶被封又被黃帝改成了自家的女兒。
是以,后面才有帝女魃。
不然的話,明明該是天帝之女,為何最終落得一個流放的下場——逐于赤水之北!
用過就拋棄。
而作為燭龍,祖龍之后的扛把子。
應龍也是帝女魃被黃帝所控的情況下受到桎梏,不得不拔刀抽向蚩尤部族。
“后土為幽都之主”
在后土身上,一方面既有燭龍的特征。
(縱目,也就是三眼)。
又有炎帝的形貌。
(若牛)
而其所居之地幽都,因后來神奇怪誕傳說的緣故,成為了令人恐怖的地府鬼城。
后土也因此被稱為“鬼帝”!——來自《左傳·昭公二十九年!》
林動掐指一算,施展搜天縮地大法,拿到了一些足以佐證窫窳之言的證據。
如此說來,眼下這些殺之不盡的三目鬼兵,就是當年幽都后土所布置所出。
燭龍之目。
“一目國在其東,一目中其面而居,一曰有手足”——《海外北經》。
而所謂“一目中其面而居”。
中就是縱,也就是說和燭龍一樣,面額上縱立著一只眼睛。
以此形容后土。
即“縱目三眼人!”而當年,后土在章山之北,創立六道輪回之幽都。
對于數千萬年之后的西蜀大地都有深刻影響。
是以,蜀國蜀,本義是縱目的蛇,蟲。
《說文》云:“蟲,一名蝮,博三寸,首大如指,像其臥形”。
段注:“今本蟲作虺”,而這里所說的“虺”就是蛇的一種。
古蜀字上為人首,面中縱一目,下則為蛇。
其所信奉的就是燭龍。
而后世之中蜀地的三眼崇拜盛行。
馬王爺,斗姥,摩利支天皆是三眼神靈。
追根溯源出處就是燭龍這一頭。
燭龍,后土,鬼國,縱目蜀人!
種種說法,居然與窫窳所言,徹底對照上了。
林動心中幽幽,不經意間卻是揭開了遠古之秘。
他目光落在那一柄鎮壓骸骨之尸的鐵鏈大刀之上。
“那么,這柄戰刀是否就是當年黃帝擔憂窫窳你的怨氣不散,拿來鎮壓少咸山之用?”
林動眉頭不經意一動問道。
接著,不待窫窳回答,林動又問:“你是想讓我拔刀嗎?”
正滔滔不絕述說過往歷史的窫窳聞言,一時間話頭僵住。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