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河冷冽,泛起一層層黑色碎浪。
金云聚攏,瑞彩千條。
云團之下,八百比丘踏浪而行,結陣作歌。
喧囂的佛音,在冥河上激起怒濤。
河底的鬼怪猙獰,兇悍地朝著河面的比丘的陣法沖去。
八百比丘凝聚出的陣法又好似一座金山,任由惡鬼沖擊卻也全然無效。
一時間天地間風雷齊齊鼓動,海潮聲連著佛號絡繹不絕。
金色的佛光濃郁到甚至讓人睜不開眼來。
而在八百比丘坐鎮的中心,則是一位千臂圣觀音。
黃泉鬼母曾一口與蛟魔王道破這位圣臂觀音根腳。
此怪原身本是牛魔王麾下多目怪,妖魔林中稱號百眼魔君,只不過此怪拋兄棄友,最終投效西方佛門。
被古佛一系中大日如來點化。
成就如今天仙道行,可謂是風云激蕩三十年來,鮮有的幾個受益者。
百眼魔君本是真仙道行,全仗著一手特殊神通才能與天仙斗上一二。
如今,卻是踏入天仙門檻,投入佛門不僅賺得一件如來袈裟,更為夸張的是千眼生千臂,成就了一尊菩薩果位。
可謂是發了利市。
此番援助地藏王佛,討伐西海蛟魔王,牛魔王等一眾勢力,就是百眼魔君,不,應該說是千臂圣觀音自己請愿而來。
八百比丘結陣,一路從九華山下,過冥河而趕往蛟魔王的水晶宮參戰。
九華山之所以能成為地藏王佛道場。
除了仙山本身靈韻十足之外,其亦是冥河與黃泉的一處交界。
黃泉九曲十八繞之中,又有一拐就在九華山中。
此山不僅僅是生長于人間,實際上更有一部分在幽冥界。
說起來玉虛宮有一門神通。
世間的修士,只要心中存有昆侖,就能拜倒在玉虛宮門下,直抵真正昆侖山。
而地藏王的九華山也是如此。
只要心中默念地藏經就能得見九華道場。
百臂圣觀音從九華山出發,召集比丘,也算是替地藏王佛出征。
行至半途。
冥河河面結冰,不僅如此河面之上,突兀鼓起一座巨大的冰山。
山上群魔環繞,妖鬼,冤魂紛紛出現在山腰間。
他們爬在山上張口祈食。
一時間滾滾的死氣從冰山上冒出,狂風一吹,那裹挾萬千怨魂恨意的氣息,直撲向八百比丘而來。
“我憶過去無量劫,有王名曰素馱娑。其王一時出游山,群臣部從獵蟲獸。忽逢雷雹惡風起,諸人分散悉驚惶……多劫食肉殺生者,夙習故入師子胎。便生人身師子首,斑足丈夫如獸王,長成迅速甚猛厲,問母我是誰體胤?”
一陣梵音從冰山上傳來,那聲音不甚清晰,卻又響徹在每一個比丘心底。
直接打斷了一眾比丘念叨地藏經的經文。
千臂圣觀音聞聽此梵音,臉色驀地一變。
“這,這是——《佛說獅子素馱娑王斷肉經》,可惡,是誰想要在此攔截貧僧?”
曾經的多目怪,百眼魔君化身的菩薩不由得大怒道。
隨即就見那座冰山上,徐徐露出一具巨大的且沒有頭顱的青毛獅子身軀來。
“獅魔王,虬首仙?”
一剎那,千臂圣觀音眼珠子瞪得更大,如墜冰窟。
(本章完)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