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場內塵土飛揚,而騎兵們的激情表演也瞬間將在場觀眾們的情緒徹底釋放,他們歡呼著叫好,紳士們紛紛將自己的帽子扔到了天上,一向甜美安靜的女士們也各個捂住了自己的胸口,似乎隨時都會被這激情洋溢的環境給窒息過去。
在一片塵土的迷霧之中,報幕員省去了臺階,一躍登上了平時得雙手支撐著才能爬上去的舞臺。
他同樣融入了這片狂歡的海洋,只見他滿臉通紅,報幕的聲線似乎都在顫抖。
“先生們,女士們,視線對準舞臺東側”
隨著報幕員一聲令下,舞臺東側通道上的兩道火炬瞬間點燃,或許是光線角度的問題,那道人影映襯在地磚上,瞬間被拉的無比纖細修長,就像是一道不可名狀的幕后黑手蔓延至舞臺中央。
“請允許我隆重的為大家介紹,令不列顛劍術榮耀蒙塵,令倫敦劍術協會無地自容之人,來自巴黎的傳奇劍圣,法蘭西的花劍拿破侖弗朗索瓦約瑟夫伯特蘭先生”
報幕員一語言畢,通道中立刻響起了清脆而又清晰的腳步聲,在黑暗之中,一位身材健碩、身披藍色斗篷的男人漸漸浮現,他邁著沉著的步伐走出了通道。
男人的臉龐整個藏在斗篷的陰影之中,以致于看不清他的面容,觀眾們唯一能看得清的便是那柄被他挎在腰間標志性的細長法蘭西花劍。
伯特蘭步步登上舞臺,雙臂如同受難的耶穌一般緩緩張開,一旁的侍從們見狀連忙上前為他取下披在身上的斗篷。
覆蓋在他臉上的陰影隨之消散,取而代之的是覆蓋了上半邊臉的黑色面罩,那是典型的法蘭西風格,也是亞瑟靈感閃現的杰作,在亞瑟看來歐洲劍圣就是應該戴著這樣一副假面,一如佐羅。
伯特蘭一只手搭在腰間,全場屏住呼吸,忽然他拔出花劍如電光般在空氣中劃出了一道z字標識,還未等觀眾吐息,他便已經完成了收劍入鞘的動作。
伯特蘭雙手環抱俯視觀眾,只聽輕輕哼了一聲,旋即又向地上啐了一口。
“不列顛劍術,不過如此而已”
此言一出,觀眾中的法國僑民頓時爆發出了熱烈的掌聲與叫好聲,甚至就連威廉四世身旁的塔列朗也笑著站起身跟著鼓起了掌。
塔列朗一邊鼓掌還不忘沖著國王與威靈頓公爵點頭示意道“見笑了。”
而還不等塔列朗的話說完,便聽見報幕員渾厚的嗓音再次傳遍全場“眾所周知,在接近半個世紀以前,同樣有一位來自法蘭西的劍客橫掃了整個倫敦劍術圈。雖然這件事已經過去了足足這么久,但是我們依然忘不了那位偉大劍客的名諱,那位來自鳶尾花之國的歐羅巴劍圣迪昂德鮑蒙
雖然我們直到他去世的時候,依然弄不清楚這位性別撲朔迷離的歐羅巴劍圣到底是不是個帶把的但我們唯一清楚的是,當年迪昂以59歲高齡擊敗了倫敦最強劍士圣喬治我的祖父說,當年他親眼目睹了那場比賽,當時迪昂一手費力的提著裙邊,一手用一個干凈利落的七連刺令圣喬治大敗而還。
眾所周知,輸給法國男人是絕對不可接受的,但如果迪昂先生是個女人,相信在場的觀眾肯定會好受一些,畢竟咱們不列顛輸給法國娘們兒也不是第一次了”
話到這里,臺下的觀眾們紛紛大聲哄笑。
“如果是法國男人,就算是拿破侖也拿咱們沒轍。但如果是女人,只要派出法蘭西村婦就足以應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