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霍爾本,格雷維爾街,倫敦免費全科醫院。
如果只是初見,面前的這間不過幾個門面大小的紅磚房真的很難被人認為是醫院,以它規模很容易便讓人認為它是一個路邊隨處可見的私人小門診。
但門診雖小,但卻五臟俱全,最難能可貴的是,自從1828年創立以來,倫敦免費全科醫院一直致力于為倫敦的窮人們免費醫療服務。
而說到這家醫院創辦的契機,就不得不提到目前正兼任倫敦大學醫學院教授的威廉馬斯登醫生了。
1828年一個寒冷的冬季,馬斯登先生在霍爾本的圣安德魯教堂的臺階上發現了一個因疾病和饑餓垂死的女孩。觸動了惻隱之心的馬斯登先生見狀抱起女孩,希望能從附近的一家醫院尋求幫助。
但是由于支付不起醫藥費,沒有一家醫院愿意接收她,而女孩也因為錯過了最佳救濟時間,最終在兩天后死去。
這件事直接撕裂了馬斯登先生的心,為了防止這樣的事情再度發生,馬斯登先生便拿出了自己的積蓄在發現女孩的霍爾本地區創辦了這樣一所醫院。
由于缺乏藥品、人手和穩定收入,這家醫院的運營一直舉步維艱。
不過當倫敦大學得知了它的存在后,一直致力于功利主義原則的倫敦大學校董會很快便向馬斯登先生伸出了橄欖枝,如今這所醫院已經正式與倫敦大學醫學院建立教學聯系,成為了附屬于他們的教學醫院之一。
而獲得大批實習醫生和大學資金支持的倫敦免費全科醫院情況也迅速好轉,算算時間,今年已經是它在倫敦運營的第三個年頭了。
雖然這家醫院主要是與倫敦大學醫學院的學生聯系緊密,但類似亞瑟這樣其他學院的學生也經常來到這家醫院看病。
雖然他們不能像是那些真正的窮人一樣獲得全額免費,但是這里低廉的醫療價格比起倫敦其他醫院還是頗具性價比。
亞瑟靠在醫院前臺的柜子上,而坐在他身邊的正是馬斯登先生。
作為一名醫生,他本來有著不錯的前景和一定的積蓄,稱得上優秀的年收入,一份皇家醫院的體面工作,不論從那個角度看,他都是中等階級紳士里足夠體面的那一批。
但是為了維持這家醫院的運轉,他不止賣掉了自己的馬車、辭退了兩個仆人,甚至現在也只能和妻子以及兩個孩子擠在霍爾本的一個兩居室小公寓里。
亞瑟望著診所里互相攙扶著進進出出的窮人們,還有一張張洋溢著青春氣息的大學實習醫生,他端起茶杯輕輕飲了一口,開口問道“馬斯登先生,好久不見了,最近醫院的情況怎么樣”
馬斯登看樣子剛剛做完一場手術,他的額前爬滿了汗珠,甚至袖子上還沾滿了清晰可見的血跡。
他抬手抹了把汗,不是很在乎形象的猛灌了一大口茶水“比起以前要好一些。有賴于布魯厄姆先生呃,或許現在應該叫勛爵閣下比較好。總而言之,由于他出任大法官,今年倫敦大學的捐款比起往年要多了不少,順帶著醫學院捉襟見肘的教學資金也變得充裕了。所以學院今年給教學醫院的撥款支持也直接翻了個番。不過雖然藥品短缺的情況有所好轉,但你也知道的,這也只夠我們勉強維持著,倫敦的窮人實在是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