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baatba自從步入12月之后,倫敦街頭幾乎天天都是霧氣彌漫,偶爾還會飄上一點小雨。
艦隊街的英國佬編輯部里,丁尼生坐在空蕩蕩的辦公桌前,手里捧著一杯熱騰騰的紅茶。
喝一口紅茶,嚼一口剛出爐的面包和洋蔥圈,伴隨著身后壁爐里升騰的火焰,他終于感覺自己僵硬的手指頭舒展了不少。
這些天由于英國佬的另一位總編輯大仲馬跟著亞瑟去利物浦查案子了,所以能擺下三張辦公桌的總編辦公室每天都只有丁尼生一人。
少了那個喜歡講俏皮話的法國胖子雖然可以讓耳根清靜不少,但同樣的,也讓丁尼生感受到了一絲久違的寂寞。
作為一個生性靦腆內向的年輕人,丁尼生的社交圈子并不算特別廣泛,而自從父親病逝后,他甚至連一些親戚都不常聯系了。
雖然在亞瑟的推薦下,他從劍橋退學后便立刻進入了倫敦大學專攻古典文學,但除了日常上課外,他與各位同學并無太多交際。
比起認識新朋友,他還是更喜歡同老朋友們打交道。人的精力終究是有限的,而在有限的生命中,他更希望能夠精挑細選的經營幾段真摯的友誼。
想到這兒,丁尼生忍不住從辦公桌的抽屜里拿出了幾封信箋。
來自德意志的魏瑪公國的那封,署名是威廉薩克雷。
這位他在劍橋認識的好友雖然在當地經人介紹結識了歌德先生,但是歌德身上的文藝氣息顯然沒能把薩克雷從被再別康橋擊敗的躁郁情緒中解救出來。
相反的,薩克雷在見識到了歌德身上濃厚的古典文學氣息后,又受到了新一輪的打擊。他開始懷疑自己到底有沒有能力走上文學這條道路,并開始認真考慮母親建議他走的經商路線。
不過,雖然薩克雷在信中幾乎通篇都在倒苦水,但是臨到最后還沒忘記給丁尼生寄一點紀念品回來。
丁尼生扭頭看了眼手邊那兩本用牛皮包裹的書籍。
一本是西東詩集,另一本則是浮士德,兩本都是歌德的作品,兩本也都是德語版。
看到這些東西,丁尼生不免苦笑著嘆了口氣。
其實躁郁不安的何止是薩克雷,他本人也是一樣的。
英國佬的供稿人中高手如云,一年多剛創刊的時候,大伙兒還都是不列顛文壇的無名小卒。
但是一年過去,大仲馬、狄更斯和迪斯雷利已經被捧為英國時尚界的三駕馬車。
跨界作家達爾文的科普文章也收獲了林奈學會博物學家們的一片喝彩。
亞瑟則成為了偵探的開創式人物,如今倫敦的文學雜志里有不少人都在笨拙的模仿他的筆觸。但是由于職業原因,其他人的模仿之作終究達不到蘇格蘭場正牌警司的寫實程度。
而埃爾德的俠盜羅賓漢在經過大仲馬的潤色后,很快便收獲了英國歷史領軍人物沃爾特司各特爵士的注意。
更湊巧的是,司各特爵士在點評完俠盜羅賓漢之后沒多久就去世了,因此他對埃爾德的點評也就這樣陰差陽錯的成了封筆之作。
而這種天上掉餡兒餅似的狗屎運,也讓埃爾德在歷史文學愛好者的圈子里引起了一陣熱議。
而在以埃爾德為原型的圣喬治旗照常升起發表后,這家伙又多出了不少虔誠信徒的擁躉。
與此同時,歷史文學圈也高度評價了埃爾德,大伙兒一致認為卡特先生能夠寫出俠盜羅賓遜是有原因的。
埃爾德的經歷說明了他身上存在著源遠流長的不列顛歷史傳統。
虔誠、樂觀、堅韌、勇敢與不屈,這就是埃爾德卡特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