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他們的國外分支據亞瑟了解,保密局光是在老朋友法蘭西的地界上就建立了多達12個間諜據點。
不過這個昔日龐大的機構在兩百多年后的今日已經不復存在了。
克倫威爾掌權時期,將保密局拆分為了國內國外兩個部分,分別劃歸南方部和北方部管理。
1768年殖民事務部成立后,一部分人又被抽調去了那里服役。
至于南方部和北方部,他們也在1782年的行政機構改革中被改組成了內務部和外交部。
殖民事務部則在1801年與戰爭部進行了合并。
這也就造成了不列顛目前東一塊西一塊的情報機構設置,內務部有探子、外交部有探子,負責軍事的戰爭及殖民事務部和海軍部自然也有探子,甚至于財政部都有一套專門稽查偷稅漏稅現象的情報系統。
總而言之,目前不列顛的情報體系就突出一個各論各的。
而亞瑟率領下的警務情報局和外交部的老資格自然不能比,甚至于他在內務部眼中的重要程度可能還不如內務部自己的保密局老底子。
亞瑟雖說掛著情報機構負責人的職銜,但蘇格蘭場的地位低,連帶著他這個警務情報一把手也叫人看扁了。
不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幫老特務也確實有瞧不起警務情報局的理由。
畢竟亞瑟這個局長出了倫敦都是兩眼一抹瞎,去趟利物浦都差點讓人斃了。
警務情報局一年才拿多少撥款,你什么身份,什么情報能力
外交部的情報部門遠的不談,就算近三十年,他們也執行過刺殺拿破侖這樣的重量級任務。
當時,他們聯合了法國保皇黨中的朱安派,仿制了大巴黎警察廳新發明的一種爆炸裝置,制造出了威力巨大的炸彈馬車。
1800年12月24日,在得知拿破侖和情人約瑟芬將會前往巴黎歌劇院觀看海頓的歌劇創世紀后,朱安派駕駛炸彈馬車來到了他們的必經之地圣丹尼斯街。
當拿破侖經過此地時,朱安派瞬間引爆炸藥,造成了爆炸點附近46棟房屋毀壞,約瑟芬的座車被直接震碎,而拿破侖的馬車則因為爆炸裝置比預定時間晚觸發了十幾秒,僥幸逃過一劫。
亞瑟一想到這里,不由得又想起發生在利物浦的事情。
不得不承認,外交部這一次確實是手下留情了。雖然他們知曉利物浦刺殺案的內幕,但至少他們沒有技術指導。
至于椰子樹為什么會那么對炸藥刺殺極盡貶低之能事,亞瑟現在也明白了七七八八了。
威力這么大的炸藥都沒能完成任務,這確實是一種低效的刺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