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身在倫敦,但是亞瑟對巴黎的情況卻遠比剛剛從巴黎抵達英國的司湯達更為了解。
這位主管蘇格蘭場的警務情報頭子長期與大巴黎警察廳頭子維多克保持書信聯系。而且,在海涅和肖邦去往巴黎以后,他們也經常給亞瑟寫信分享一些在巴黎的見聞。
當然,即便這些人愿意與亞瑟交換信息,如果信息傳遞的速度不夠快,那也沒什么用。
但萬幸的是,亞瑟有一個姓羅斯柴爾德的朋友,所以他也理所應當的享受到了目前歐洲時效性最好的郵差信使服務羅斯柴爾德速遞。
在歐洲大陸上,每天都有海量書信從羅斯柴爾德家族的五大分支所在地倫敦、巴黎、維也納、法蘭克福和那不勒斯發出,而其中最重要的那部分可以影響到歐洲債券及股票市場漲跌的信息則以加急速遞的方式,力圖在3天時間內交到羅斯柴爾德家族各地負責人的手中。
由于羅斯柴爾德家族信使業務的長期良好口碑,所以不止那些對消息極為敏感的商人會選擇使用羅斯柴爾德的信使,甚至于歐洲各國的皇室宗親和政壇大人物們也很喜歡用羅斯柴爾德寄信。
哪怕是以不列顛舉例,羅斯柴爾德信使業務的長期客戶就包括了國王威廉四世、威靈頓公爵、皮爾爵士等人。
而在英國爆發霍亂之后,亞瑟便一早將英國霍亂期間中出現的一系列離奇現象告訴了維多克,而且還對這位同行做了許多善意提醒。
但事實證明,提醒歸提醒,巴黎到最后該怎么的還是怎么的。
在不列顛出現的大部分現象,幾乎都在法蘭西進行了一次經典復刻。
不過,由于兩國國情不同,所以在細微之處上還是出現了一些區別。
巴黎的市民同樣否認了霍亂的存在,而且由于他們當中的大部分人對政府缺乏信任,所以在共和派與波拿巴派的煽風點火之下,有不少市民甚至認為所謂的霍亂其實就是政府投毒導致的。
而他們之所以這么認為,歸根到底還得怨亞瑟給維多克提的一個小建議。
亞瑟在信件中將自己在利物浦封閉骯臟水井后扭轉利物浦疫情的消息告訴了維多克,并建議他在必要情況下可以效仿自己的行為。
而維多克在得到消息后,立刻將這則建議上報給了大巴黎警察廳廳長亨利日索凱。
而日索凱當天晚上便去拜見了新任內閣總理大臣卡西米爾佩里埃。
在佩里埃召集法國中央衛生委員會的各位委員進行了一整晚的討論后,法蘭西人展現了他們一如既往的高效率,把在英國都沒有完全落地的利物浦經驗給活用到了巴黎的霍亂防治上。
如果說這樣的管制方案如果順利實施下去,本該是一件好事。
可是當大巴黎警察廳封閉水井的命令剛一傳出,巴黎的大街小巷瞬間就開始傳播起警察在封閉水井是為了方便投毒的謠言。
巴黎的立憲報更是直言“眼下這個時候,沒有一個街區不為投毒的敘事感到膽戰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