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的雨季如期而至,仿佛是天空對大地的一曲深沉詠嘆調。鉛灰色的天際低垂,將整個城市籠罩在一片朦朧而又富有詩意的氛圍中。
綿密的雨絲織成一張細膩的網,沿著哥特式建筑尖頂的輪廓滑落,敲打在石板鋪就的街道上,發出淅淅瀝瀝的聲響,就像是雨與歷史的對話,在看似和諧交融的曲調下隱藏著的是波瀾壯闊的水花。
街頭巷尾的煤氣燈在雨霧中若隱若現,微弱卻堅定的光線穿透雨水,灑在濕漉漉的馬車和匆匆行走的行人身上,映照出一道道獨特的剪影。身穿禮服禮帽、手持雨傘的紳士淑女們行色匆匆,他們的身影在雨中的霧氣若隱若現,就仿佛進入了夢中之國。
車門打開,硬馬靴踏在石板路上,早就守候在門前的仆人趕忙上前撐開雨傘,為這位身著紅色軍裝的老紳士隔絕雨水的冰涼。
緊接著,車上又飄出了一朵如綻放蓮花般蓬松龐大、層層疊疊的裙擺,由羽毛、蕾絲以及各種細膩的花邊堆疊的米黃色小帽,搭配上質地柔滑的長手套,所有的這些足以見得這位女士的尊貴身份。
哈麗特阿巴斯諾特夫人,倫敦社交圈有口皆碑的交際花,與此同時,也是有名的政治女強人。
或許在一個女性不能參政的時代,政治女強人這個稱號聽起來有些刺耳。
但是對于重視社交的英國政壇來說,這樣的女強人其實并不在少數。她們或許無法直接在上下院投票,但是如果誰要因此而輕視她們的能量,遲早得被她們的石榴裙絆的摔上一跤。
而且不列顛不止有政治女強人,而且這些女強人還和下院的議員們一樣,涇渭分明的組成了托利黨與輝格黨兩個陣營。
輝格黨這頭最為知名的女強人莫過于初代斯賓塞伯爵之女、第五代德文郡公爵夫人喬治亞娜卡文迪許。
而在托利黨這頭,便是面前這位阿巴斯諾特夫人。
不過,與出身顯赫的德文郡公爵夫人不同的是,阿巴斯諾特夫人的出身顯得平庸許多。雖然她的父親是第八代威斯特摩蘭伯爵的兒子,但卻因為不是長子導致沒有爵位繼承權。
因此,阿巴斯諾特夫人雖然勉強算得上是貴族家庭出身,但最終卻只能選擇嫁給年長她25歲的前愛爾蘭國會議員查爾斯阿巴斯諾特。
不過雖然這樁婚姻從年齡上不太合適,但是丈夫的政府官員身份卻給她打開了通往上層社交圈的大門。而長袖善舞的阿巴斯諾特夫人則很好的抓住了這個機會,一舉打入了托利黨的核心圈層。
不論是前外交大臣卡斯爾雷子爵、前陸軍大臣哈丁子爵,還是王室成員肯特公爵等人都對這位能言會道、舉止優雅的女士尊重有加。甚至于輝格黨的部分成員也對這位夫人在政治方面的眼光做出了極高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