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駐俄文化參贊
埃利奧特對亞瑟事關對華貿易談判的建議未必放在了心上,因為不論是在外交部還是埃利奧特本人看來,整個大不列顛及愛爾聯合王國中真正了解這個遠東大國的人都屈指可數。
即便不列顛真的有人了解中國,那個人多半也已經在東印度公司的廣州貿易委員會任職了,譬如說外交部準備任命的第二對華貿易總監約翰戴維斯,以及第三對華貿易總監喬治羅賓遜。
其中,約翰戴維斯從牛津大學畢業后便加入了東印度公司任職,18歲便擔任了東印度公司廣州貿易委員會董事會書記員的職務,1816年更是作為顧問與翻譯陪同阿美士德伯爵率領的外交使團拜會了中國皇帝。
最重要的是,約翰戴維斯在工作之余,還因為興趣翻譯了大量中國的文學作品,現在倫敦市面上流行的中國有百分之七八十都是約翰戴維斯出品的。而且為了標榜自己中國通aaa“的身份,約翰戴維斯還相當得意的在譯者一欄填上了他給自己起的中文名字德庇時。
正因為如此,所以不論是外交部還是殖民事務部,乃至于他的老東家東印度公司,都將約翰戴維斯視為最懂中國的英國人。
至于喬治羅賓遜,他雖然不像是戴維斯那么懂中國,但他在東印度公司的廣州貿易委員會管理層任職也已經有超過十年的時間了。
而且,羅賓遜的家族背景看著也非常令人放心。
在不列顛的政壇里,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歡在掌控著王國至高權利的上下院摸爬滾打。伴隨著殖民地的不斷開拓,有一些家族開始將目光轉向了更為廣闊的海外天地,而羅賓遜家族就是其中之一。
羅賓遜家族的兄弟們廣泛的分布于世界各地,其中有駐軍西非海岸的,也有活躍于西澳大利亞殖民機構的,還有在加拿大的不列顛哈德遜灣公司行政部門工作的。
相較于這樣兩位擁有背書的資深殖民地官員,亞瑟黑斯廷斯這個在外交部沒有多少影響力的名字顯然不足以左右埃利奧特的判斷。
亞瑟也不知道達拉莫為什么突然要問這些,不過一想起這位倫敦大學最大贊助人的政治傾向和經歷,他非常輕而易舉的就舉出了一個令他感興趣的選題。
達拉莫伯爵眉頭輕輕一挑,開口詢問道“你說你在大學的時候,對俄國史的研究比較深入”
況且,在帕麥斯頓子爵寄給埃利奧特的來信中,已經有過類似于亞瑟論述的命令了。
第一,到達中國后駐扎廣州,設法與中國人保持友善關系。
第二,在寫給中國官員的書信中,不要使用威嚇性的用語,以免構成冒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