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如此,所以外交部對科德林頓將軍取得如此‘喜人戰功’的‘獎勵’,便是把他從皇家海軍第一艦隊‘地中海艦隊’司令調任本土守備艦隊‘海峽艦隊’司令。
在亞瑟離開倫敦的時候,科德林頓將軍更是榮幸的再升一級,此時已經雄踞樸茨茅斯基地司令之職,對于一位63歲的老將來說,這基本意味著他往后的人生都可以腳踏實地的踩在陸地上了。
而這段故事,也被亞瑟給融入了《圣喬治旗高高升起》當中,不過為了防止外交部發現蘇格蘭場還藏著亞瑟·黑斯廷斯這么一號同樣不服從上級命令的家伙,所以亞瑟在這本書出版的時候相當謙遜的將署名權禮讓給了共同創作的狄更斯。
加里波第好奇的問道:“科德林頓將軍現在還在被你們的外交部打擊報復嗎?”
亞瑟沉吟了一陣,他忽然覺得這個看起來忠厚熱情的加里波第也許并不像是表面看起來那么沒有心機。
這個問題看起來貌似是在問科德林頓的近況,但細細琢磨,卻又像是在詢問不列顛的立場是否真的像是報紙上宣傳的那樣支持自由進步勢力。
如果不列顛真的那么進步,那么為了希臘獨立立下了汗馬功勞的科德林頓為什么會這么受到打壓呢?
亞瑟笑著應道:“不列顛的政治風向一天一個樣,對科德林頓將軍懷恨在心的外交大臣達德利伯爵早就已經下臺了。現在掌管外交部的是帕麥斯頓子爵,他當年可是前首相喬治·坎寧爵士的鐵桿支持者之一。坎寧爵士向來支持民族獨立,他不止支持希臘獨立也支持南美的獨立運動。
但可惜的是,他只執政了一百天就去世了。坎寧爵士是八月去世的,而科德林頓將軍是在十月贏得了海戰的勝利,如果坎寧爵士能多活兩個月,我想科德林頓將軍的命運肯定會大有不同。不過,好在現在是輝格黨上臺執政,科德林頓將軍如今也算是能松口氣了。
雖然他這一輩子算是到頭了,但是科德林頓家族的后起之秀們卻紛紛開始嶄露頭角。科德林頓的大兒子在當軍校見習生的時候溺死在了海上。但是他的二兒子如今卻已經在陸軍的冷溪近衛步兵團榮升上尉。
他的小兒子作為軍校見習生在納瓦里諾海戰負了傷。不過萬幸傷口不深,所以很快便康復了。而且這小伙子還因為他英勇的戰斗與他爸爸的面子,在戰斗結束后便立馬被俄國、法國和希臘分別授予了圣弗拉基米爾勛章、法蘭西榮譽軍團勛章和希臘救世主勛章。
而憑借著這些榮譽,小兒子的晉升明顯也比二兒子快多了,這個只比我大一歲的小伙子早在兩年前便已經晉升護衛艦艦長,如今距離執掌20炮以上戰艦的皇家海軍上校僅僅一步之遙。看這個勢頭,他非常有機會在28歲以前便達成這個目標。”
加里波第聞言捂著前額道:“這真是一個好消息。一個28歲的海軍上校,這確實不多見,照著這個速度,他后面多半能當上將軍。”
亞瑟微微點頭道:“確實是個好消息。不過能否當上將軍,這時候還不能確定。”
“喔?為什么?”
亞瑟開口道:“在皇家海軍,前面爬得快不代表后面也快。按照他們的晉升路線,要想晉升準將,最起碼得把護衛艦、巡洋艦與戰列艦的艦長位置都干一遍,而眾所周知的是,戰列艦是分為六個等級的,雖然海軍部不會讓他在六個級別的戰列艦上都磨煉一遍,但是最起碼也得在里面選三個級別讓他挨個體驗。
整套流程滾下來,如果他都經受住了考驗,再加上運氣不錯遇上了一些立下戰功的機會并且全都把握住了,那么他才有看一眼準將軍銜的機會。也就是說,從入讀海軍學校,到晉升皇家海軍準將,再快也要30年左右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