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即便不啟用李斯特,薩克森王國政府也依然在鄭重考慮采納他的建議——修建一條從萊比錫通往德累斯頓的鐵路。
如果尋常人聽到李斯特的這番話,多半笑笑也就過去了。
但問題在于,亞瑟并不是一般人,作為一名靠著意大利革命而小有家資的年輕富翁,亞瑟·黑斯廷斯爵士目前正處于褲兜里錢多燒得慌的階段。
而且,他手頭這筆余財的來源非常可疑,雖然這年頭英國政府反腐敗的力度并不大,但問題在于,他手里這筆錢并沒有和上面分賬,而且還是從帕麥斯頓子爵掌管的外交部套出來的。
帕麥斯頓子爵很得倫敦貴婦的喜愛,但是對于外交部的事務官來說,再沒有什么人能比這位精力過剩的鐵腕大臣更令人恐懼的了。
而要想讓帕麥斯頓子爵不看出貓膩,就必須得找個辦法把錢洗干凈。
而李斯特提出的鐵路投資就是個相當不錯的主意,只不過亞瑟并不想把錢投在別的地方,而是希望能夠把錢投資在漢諾威王國。
亞瑟覺得,如果這筆錢投資在德意志的其他邦國,以他的身份,多半沒有能力去影響那些國家的政府決策。
其次,由于漢諾威王國與不列顛關系的特殊性,所以漢諾威一直享受著德意志兄弟們不曾享受過的諸多便利。比如說寬松的關稅政策,工業品與農產品的交換便利等等。
正因如此,所以許多德意志邦國為了蹭這個便宜,甚至不惜讓漢諾威王國坐享其成充當二道販子,將他們的農產品和木材等商品經由漢諾威轉手銷往英國。
但漢諾威王國也不是什么便宜都占完了。
因為它存在著一個天然缺陷,那就是漢諾威境內良港不多。所以,漢諾威的許多進出口貿易必須要通過不萊梅和漢堡這兩個港口自由市展開。
如果能夠修建一條從漢諾威通往不萊梅和漢堡的鐵路,這筆生意無論如何都不可能賠錢。
一想到這兒,亞瑟看向李斯特的眼神都親切了不少。不止如此,克虜伯這位假冒偽劣儀器的制造商在亞瑟的眼里也變得順眼了起來。
或許克虜伯的技術還不足以制造科學儀器,但如果是造鐵軌,他們努努力應該還是能成功的吧?
亞瑟一想到這兒,臉上情不自禁地浮現了英倫紳士一貫的溫和笑容。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英鎊的作用還是酒精的作用,這位威廉四世三年的騎士就連對幫李斯特女兒助演的事情都積極了起來。
亞瑟笑呵呵的先把鐵路的事情按下來不談,轉而談起了李斯特小姐的出道問題,他打算先賣對方一個人情:“李斯特先生,鐵路的事情,咱們可以慢慢談。但是當下最要緊的,應當是您女兒的出道演出吧?”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