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普希金倒也沒慣著這些人,他同樣用陰陽怪氣的語氣回擊:“沙皇喜歡的,走狗們卻不喜歡。”
就因為這件事,現如今即便普希金和布爾加林同處一個屋檐下,參加同一場宴會,他們倆之間也從來不說一句話,互相把對方當作空氣。
不過,這些俄國文學圈內的小樂子只能當作生活的調劑。
亞瑟收獲到的最重要信息,還是沙皇對于英國輝格黨內閣的不信任態度。
作為一位堅定的專制君主主義者,尼古拉一世對于傳承自克倫威爾的輝格黨人向來沒有什么正面看法,更不喜歡輝格黨的自由主義傾向,對于1832年輝格黨主導的議會改革,沙皇更是深惡痛絕。
相較于輝格黨,尼古拉一世顯然更信任失勢的托利黨人,他尤其欣賞以保王黨身份和輝煌戰績著稱的威靈頓公爵。
而在得知了這一重要信息后,亞瑟才慢慢解除了對帕麥斯頓子爵疑似通俄的懷疑。
因為至少從最近的外交進展來看,沙皇壓根就不喜歡這位在波蘭問題上曾經支持過他的英國外交大臣。
因此,亞瑟覺得,說帕麥斯頓子爵是俄國間諜可能言過其實了。
他沒有通俄,最多只是通利文夫人而已。
并且,亞瑟也越來越覺得,沙皇之所以會把從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撤軍的功勞送給自己,恐怕也是出于這方面的考慮。
在整體輝格的英國駐俄使團當中,亞瑟的履歷和經歷顯然已經是最托利的了。
甚至于,你如果硬要說亞瑟是個托利黨人,好像也不是不行。
至少托利黨的兩任黨魁皮爾爵士與威靈頓公爵都曾經暗示過亞瑟可以在合適的時機加入他們的陣營。
只不過,出于經濟原因,亞瑟對于不領工資的下院議員席位并不感興趣,而且他也不愿意花大價錢去賄選。
不賄選并不是說亞瑟有多么的自命清高,而是他那時候沒有這個實力。
現在雖然有了實力,但迪斯雷利珠玉在前,亞瑟對于是否要進行這么一筆不確定性極大的投資實在是拿不定主意。
當然,下院議員沒有什么不好的,但是文化參贊的收入水平和身份地位顯然更能令爵士滿意。
偉大的英國首相,有格萊斯頓和迪斯雷利當就行了。
他還是當一個盛放他們倆智慧果實的社會公器吧。
唉,誰讓這社會公器的材質是純金的呢?
況且,冒著激怒布魯厄姆勛爵、達拉莫伯爵等人的風險去加入托利黨,這看起來實在是太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