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戴維厄克特,我馬上就到高加索!
如果論資歷,成立于1557年的莫斯科公司絕對是毫無爭議的、英國歷史上最早的海外特許公司。
但不幸的是,如果論起業績和實力,莫斯科公司這個老家伙卻遠不如年輕的俊后生。
同樣是成立于16世紀的海外特許公司,不論是東印度公司、黎凡特公司,還是更晚成立的西印度公司和非洲公司等等,都將莫斯科公司甩出不止一個身位。
公司的經營情況不佳的最大原因固然是由于公司管理層失誤,但是也不得不考慮到俄國經商條件復雜、政府政策多變的大環境。
莫斯科公司一邊要應付議會里嫉妒他們發財的‘紅眼病’,一邊還要膽戰心驚的提防著沙皇收回授予他們的特權。
但即便他們小心翼翼,還是免不了左支右絀。
相較于直到18世紀末才被中止對印度地區壟斷經營權的東印度公司,莫斯科公司公司早在1628年就因為在鯨油和鯨鰭商品上的壟斷經營遭到議會的猛烈攻擊,這場英國外貿商對莫斯科公司的集體圍剿持續了70年的時間,直到1698年莫斯科公司被議會徹底取消對俄貿易特許權才宣告終結。
屋漏偏逢連夜雨,隨著沙皇米哈伊爾一世在1645年的離世,莫斯科公司在俄國長達一個世紀的貿易特權也隨之終結。
在喪失了如此之多的特權后,即便莫斯科公司坐擁‘首個進入俄國的外國公司’的先發優勢,但他們還是被荷蘭人以及英國的同行們擠兌的夠嗆。
如果換做是莫斯科公司最鼎盛那會兒,莫斯科公司設在莫斯科的總部‘莫斯科會館’便是英國使館的所在地。縱然是國王陛下任命的駐俄公使,到了俄國的這一畝三分地上,就沖要住莫斯科會館這一點,他也得給公司幾分薄面。
為什么君士坦丁堡的歷任駐奧斯曼帝國公使總會在關鍵時刻站出來替黎凡特公司說話,為了黎凡特公司的利益向議會和奧斯曼政府據理力爭,哪怕無理也要辯上三分
這還不是因為歷任駐奧斯曼公使的工資和生活支出并不是外交部出的,而是黎凡特公司掏的!
而且這待遇不僅涵蓋了公使,甚至包括了公使下屬的兩位領事。
想當年,咱莫斯科公司也同樣有過這么闊氣的時候。
如果往前倒個150年,身為莫斯科公司莫斯科總部的代理人,馬丁休寧絕不可能任由亞瑟這么拿捏自己。
只可惜,那都是老黃歷了。
做生意就應該實際點,現如今,莫斯科公司除了牌子響亮、歷史悠久、關系網廣泛以外,和其他在俄國從事進出口貿易的公司其實沒什么區別。
曾經,他們還嘲笑黎凡特公司就是一幫倒賣無核葡萄干的雜貨商,可現如今,他們這幫破落戶連賣葡萄干的都趕不上了。
因為黎凡特公司的皇家特許狀直到1825年才丟掉,人家可是足足比莫斯科公司多挺了127年呢。
休寧一想到這兒,心里免不了嘆氣。
亞瑟黑斯廷斯爵士開了口,而且還是以國王和外交部的名義來壓莫斯科公司,如果他貿然拒絕了,想都不用想,后果多半會非常嚴重。
爵士用‘幫忙’這個詞兒還是委婉了,他就算是直接‘命令’又能如何呢
爵士愿意幫莫斯科公司搞定許可證算是他為人厚道,因為他完全可以用另一個理由來要挾莫斯科公司。
英國的文化參贊確實不一定能在俄國政府那邊幫上公司的忙,但是他肯定能在英國政府壞公司的事。
如果休寧這邊咬死不替外交部兩肋插刀,到時候可就別怪外交部招呼商業貿易委員會在英國的進出口許可證上卡住莫斯科公司的脖子了。
畢竟他們玩這一套已經非常熟練了,因為公司之前就被議會這么玩破產過一次。
在這一套組合拳面前,別說是莫斯科公司這個跛腳瘸子了,就算是東印度公司這個二百多斤的英國大力士不都讓議會干挺了嗎
馬丁休寧沉默了許久,抬起頭,眼神中帶著一絲無奈和疲憊:“公司確實有幾條途徑高加索通往波斯的商路,但是那幾條商路現在基本不怎么啟用,而且就算是這些商路在歷史上最活躍的時候,啟用這些商路的也并不是我們莫斯科公司,而是黎凡特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