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特殊國情引發的離奇劇情
昏暗的冬日光線透過厚重的窗簾滲入房間,倫敦風格的精致家具與俄國氣息濃重的地毯交相輝映。
火爐里燃燒的樺木散發著輕微的噼啪聲,與外面寒風的呼嘯形成對比。
亞瑟兩只手按在雕實木書桌上攤開的地圖上,書桌邊凌亂的各種報告顯示出他正忙于處理緊急情報。
對于英國駐俄使館而言,亞瑟黑斯廷斯爵士可不僅僅是文化參贊,他的身上還兼任著密碼官的職責。
印有英國駐德黑蘭領事館紅色蠟封的文件,文字稀少卻密布暗語。
亞瑟用蘸滿墨水的鋼筆輕輕勾畫解密的關鍵字,一字一句地核對著情報內容。
字里行間,高加索的動蕩局勢幾乎在眼前浮現:達里阿爾峽谷的雪崩阻斷了俄軍的補給線,俄軍的輜重隊被迫停滯,切爾克斯山民的騎兵在夜幕下突襲,截斷了俄軍的前沿哨所,奪走了多箱火藥和彈藥……
不過,亞瑟對于這些軍事進展并不感興趣,最令他感到疑惑的是一個在近期情報中經常出現的高頻詞。
無論是從波斯的德黑蘭領事館發出的情報,還是休特大尉從高加索傳回的消息,都提到了近段時間內切爾克斯山民中出現的新領袖——達烏德貝伊。
雖然有關達烏德貝伊的情報非常模糊,但是有相當數量的證據顯示,支離破碎的高加索山民部落正在達烏德貝伊的幫助下走向聯合,雖然這位切爾克斯人的新領袖并不擅長作戰,但卻是個統一組織政權、協調抵抗運動的好手,甚至于俄軍還從切爾克斯人手中繳獲了一份由達烏德貝伊起草的,用英、法、德三種語言寫成的《獨立宣言》。
除非亞瑟瘋了,否則他怎么可能相信一輩子都沒走出過山區的高加索山民能寫出這樣團錦簇的三語文章。
達烏德貝伊就算不是戴維厄克特爵士,也一定是與他同行的《泰晤士報》記者詹姆斯朗沃斯。
也就是說,戴維爵士和他的團隊不僅成功突破了俄國人的黑海封鎖線入境高加索,還成功與切爾克斯山民取得了聯系,甚至混成了反抗軍領袖。
一個英國人,不遠萬里、歷盡艱險,克服重重困難,輾轉來到高加索,毫無利己的動機,把高加索山民的解放事業當作他自己的事業,這是一種什么樣的精神
這是妥妥的圣西門主義!
如果把戴維爵士的事跡告訴加里波第和赫爾岑,他們肯定會對他大加贊揚。
但是在強調紀律、向來不以寬容著稱的英國外交部看來嘛……
呵!
戴維厄克特這家伙,剛成年就跑去與拜倫勛爵一起參加希臘的英國志愿軍,這違反了當時外交部對希臘的不干預原則。現在,這位駐奧斯曼帝國使團第一秘書又不顧外交部政策私自潛入高加索……
如果不考慮他與國王威廉四世是忘年交,奧斯曼大使龐森比勛爵也是他的好友,依照外交部條例給他下定論,給這家伙定個叛國罪都是輕的!
與戴維厄克特爵士干過的事情一比較,另一個刺兒頭亞瑟黑斯廷斯爵士仿佛都成了溫良恭儉讓的優秀代表了。
《孟子》有言:黑氏為我(功利主義),是無君也。厄氏兼愛(圣西門主義),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
小小的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外交部竟出了兩頭禽獸,外交大臣帕麥斯頓子爵左青龍右白虎,縱是梅特涅和塔列朗這樣的歐洲老牌外交官都不曾享受過他這樣的福分。
自從亞瑟向駐俄大使達拉莫伯爵匯報了有關達烏德貝伊的情報后,達拉莫伯爵深感學生臨危受命扶駐俄使團于將傾的不容易,所以便同意了亞瑟前往莫斯科開展為期一個月的英俄文化交流活動的請求,方便他坐鎮一線指揮高加索地區的情報活動。
當然,如果可以的話,亞瑟更想去的地方其實是格魯吉亞首府第比利斯,但奈何外國外交官的活動范圍嚴格受限,他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獲得高加索地區通行證的。
不過在莫斯科的這段時間,除了枯等情報以外,亞瑟其實還有不少事情可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