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爐的炭火將熄未熄,亞瑟斜倚在雕花橡木床柱上,晨光透過灰蒙蒙的玻璃窗滲進來,將他左側顴骨那片青紫的淤傷照得分明。
女仆瑪莎跪在波斯地毯上,粗糲的指尖蘸著藥膏,動作卻格外輕緩。
她心想,這位英國老爺的皮膚就像教堂壁畫里的圣徒一樣蒼白,仿佛稍微用力便會碎裂。
想到這里,女仆瑪莎蘸藥的手指忽然停頓。她瞥見床頭柜上的金懷表,表鏈子斷了一截,上面沾著干涸的血跡,那是昨夜強盜扯拽時留下的。
“您該慶幸他們沒搶走您的鼻煙壺,老爺。”瑪莎垂下頭,灰布頭巾下漏出一綹棕色長發:“莫斯科的野狗們如今連皇上的靴子都敢舔。上個月酒販子伊萬家的糧倉燒成灰,警局的人沒抓住縱火犯,倒先來刮走了他家地窖里最后一桶伏特加。”
亞瑟的顴骨還在隱隱作痛,但他此時卻還有心情開玩笑:“或許我該戴圣母像的,我聽他們說,只有圣母瑪利亞才能夠護我安全的在莫斯科走夜路。”
雖然亞瑟結結實實的吃了強盜一棍子,但這也激發了這位老倫敦警察沉寂了許久的生活熱情。
昨晚從莫斯科劇院回來的路上,在雪地里與歹徒搏斗的亞瑟頗有幾分老夫聊發少年狂的豪氣。
莫斯科的夜像一頭被剝了皮的巨獸,寒風卷襲著雪霰剮蹭著基泰格羅德的石墻。
手杖尖包銀的渡鴉雕飾結滿冰晶,亞瑟的拇指撫過杖柄纏的鮫魚皮。
矮個歹徒率先撲來,短刀劃出上挑的弧線,以諾夫哥羅德匪幫慣用的剔骨式向這位英國爵士講述著俄國的樸實風情。
亞瑟旋身后撤半步,手杖如測風儀輕點對方腕骨,菲奧雷流反手撩劍技“蜂刺”在零下二十度的天氣里展露獠牙,杖尖銀雕精準鑿進尺橈骨的間隙,將矮個歹徒的短刀挑飛進路邊堆滿柴火的推車。
壯漢踉蹌后退時,亞瑟的鹿皮靴底已碾上他腳背,手杖順勢劈向其鎖骨。
經典的菲奧雷流足鎖技配合“伐木人”縱斬頓時將這群歹徒打的潰不成軍。
該怎么說呢,自從離開了蘇格蘭場的一線后,亞瑟已經很久沒有打的如此酣暢淋漓了。
縱然在哥廷根,他有俾斯麥這樣自詡‘哥廷根劍狼’的學生當陪練,但劍術決斗與這種生死攸關的搏命相比,最多只能算作一道份量不大的開胃甜點。
亞瑟必須得承認俾斯麥的實力其實還不錯,這小子慣用的“暴風三連擊”尤為值得注意。
這種佯裝踉蹌誘敵深入,然后突然以劍柄撞顴骨、膝擊下腹、反手劈落敵劍的打法,非常符合俾斯麥的狡猾本性。
如果是初次與俾斯麥交手的對手,不懂得俾斯麥的套路,那確實很容易吃大虧。
可一旦識破了俾斯麥的路數,破解了他這三板斧,那簡直可以隨便把他吊起來錘。
亞瑟笑呵呵地與瑪莎講述著他從嚴治校的過往,瑪莎望著一臉得意的老爺,心里暗自嘀咕著:“說到底,還是個二十多歲的小伙子。”
如果換作她還是小姑娘的時候,她多半會很崇拜這樣的小伙兒,但她今年已經四十歲為人母了,所以她只會覺得這樣的小伙子真是太傻了,這簡直就是對自己的生命不負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