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倫敦事變
由于沒有人關注和懂得俄國正在做什麼,俄國人已經在各方面取得特別的進展。為了遏制俄國人的擴張,我們要把精力集中在兩條戰線上,第一條是以保持奧斯曼帝國領土完整的方式,阻止俄國在近東丶中東地區的擴張,以保證地中海丶紅海以及經波斯灣到印度陸上通道的安全。第二條戰線是從印度向西北丶東北方向進行領土與勢力推進,在阿富汗地區建立一個阻斷俄國南下勢力的緩沖地區,以保證印度北方邊境的安全。
基于不列顛切實的國家利益,阻擋俄國的南下政策勢在必行。為此,我們需要一個穩定強大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而不是一個西亞病夫。我們需要一個強而有力的阿富汗中央政府,而不是分崩離析的地方軍閥割據。
對于奧斯曼帝國,我知道目前奧斯曼蘇丹正陷入改革困境。但是我相信,如果它能夠在英丶法丶奧丶普四大國的聯合保護下得到十五到二十年的和平,并且這些年被充分用來重組它的內部體系,那就沒有任何理由懷疑它是否會再次成為一個備受尊敬的強國。
但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正如君士坦丁堡領事斯特拉福德·坎寧爵士所言:在《安凱爾—斯凱萊西密約》簽訂后,俄國大使現在幾乎成了蘇丹馬哈茂德二世的大維齊爾了。如果我們不想辦法消除這條密約的影響,將達達尼爾海峽重新置于國際監管下,并爭取到奧斯曼帝國內部的親英派力量,那麼奧斯曼的內部改革就無從談起。因為我們樂見一個強大的奧斯曼帝國,但虛弱的奧斯曼卻是俄國人所需要的。
至于阿富汗地區,我知道目前國內存在不同意見,有人希望直接進行武裝干涉,還有的則希望在阿富汗的三個獨立汗國中選擇一個進行扶持。但至少就目前我了解的情況來看,我是后一種說法的支持者。讓阿富汗成為在俄國勢力和不列顛印度之間的一個緩沖國,遠比與俄國人短兵相接更好。
除此之外,在輿論上搶占先機,將俄國的計劃揭露出來,就等于將其打敗了一半。喚起公眾輿論對俄國人的不滿,就可使俄國南下政策遭遇的困難增加一倍。我完全贊成制造一場反對俄國的喧囂,以口水產生威懾,這便是避免我們與俄國直接作戰的最好辦法了。
——《1834年亞瑟·黑斯廷斯爵士致威靈頓公爵親筆信》
倫敦的天空被沉重的烏云籠罩,街上飄著細密的雨珠,灰暗的日光透過圣詹姆士宮厚重的窗簾,投下斑駁的光影。
威廉四世端坐在一張紅木鑲金的椅子上,手指無意識地撥弄著鑲嵌藍寶石的印戒,鬢角純白的老國王雙目無神,時不時眉頭皺緊,一看就知道是正在為了什麼事情煩心。
爐火在壁爐中噼啪作響,試圖驅散房間里的寒意,然而空氣中彌漫著沉悶的緊張氣氛,卻讓這份溫暖顯得蒼白無力。
忽然,議事廳的大門被宮廷侍從從兩邊推開,身著深色軍服丶披著斗篷的威靈頓公爵摘下落了雨的帽子,緩緩步入。
盡管老公爵已經年過六旬,但卻依然步伐穩健,身板挺直如昔,一如當年滑鐵盧戰場上意氣風發的聯軍司令。
威廉四世見到這位臣子,無神的目光重新聚焦,就連臉上都多了些笑容:“威靈頓,你來了?”
威靈頓公爵向國王深深鞠躬,隨即在御前站定:“陛下召見,不敢怠慢。”
威廉四世抬起眼睛,凝視著這位全不列顛最受敬仰的將軍。
雖然他如今已經不是首相和托利黨黨魁了,但卻依然是上議院舉足輕重的政治人物。
威廉四世嘆了口氣,但他的語氣中卻透出幾分難掩的欣喜:“格雷的日子到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