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小報記者曾經目擊了這位托利黨政治新星在萊斯特廣場與陌生婦女談話,便以為格萊斯頓是來這里尋花問柳的。他以此要挾格萊斯頓,要么給錢讓他閉嘴,要么明天他就讓這則消息見報。
至于卡特先生嘛,他來這里的目的實在是不能細說。
想要了解這方面詳情的讀者,請在日歷上將下月1號用圓圈標紅,并準時在當天騎馬前往臨近的火車站排隊購買當天面世的帝國出版公司旗下最新雜志《火花》。
埃爾德·卡特先生將在新作《萊斯特的瘋騎士》中深度剖析了這座充斥著各種掛著外國名招牌的旅館廣場究竟是怎樣的藏污納垢之地。
在萊斯特廣場,流放的波蘭人、唱歌劇的意大利配角演員、水平平庸的法國芭蕾舞配角、德國音樂家、窮困潦倒的家庭教師、翻譯以及管小型賭場的管理人之間又將迸發出怎樣的火花。
亞瑟站在萊斯特廣場的一角,駐足在一輛掛著“威爾士親王”招牌的流動熟食推車前。
也不知道為什么,這幫熟食小販總喜歡給攤子起些能彰顯愛國精神的招牌,不是“威廉國王”,就是“杰克聯合”,甚至連幾年前被他們痛恨的“鐵公爵”如今也成了金字招牌被掛在了小推車上。
不過小販們這么做肯定是有他們自己的道理的,雖然亞瑟沒有驗證過,但是能這么堅持做“愛國生意”,那多半是由于“愛國生意”確實能夠幫助他們提升銷量。
這些街頭食物其實味道并不比店里賣的差,至少亞瑟吃不出多大的差別來,更別說他們的東西還賣的這么便宜了。
在街頭,1便士就能買到一塊魚和一塊面包,對于沒空吃頓正經飯的蘇格蘭場巡警來說,這著實是個不錯的選擇。
但東西便宜并不代表亞瑟什么食物都買,譬如說,他就不敢在街頭買肉餡餅。
威爾餅或許很美味,但前提是,你得肯定……里面沒有貓肉,或者是更可怕的什么東西……
人肉包子可不是中國獨有的傳說,倫敦街頭也一直流傳著理發師陶德殺害顧客制作人肉餡餅的故事。
雖然這樣的坊間傳聞從未被證實過,但是鑒于倫敦當下的環境,尤其是亞瑟還曾經署理過殺人賣尸案,這讓他不得不本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拒絕街頭肉食。
你讓他吃上一口街頭的餡餅,那倒不如讓他學法國人吃口青蛙。
不過除了餡餅以外,亞瑟對于街頭小吃還是相當博愛的,比如說常見的草莓和醋栗。
雖然這兩樣水果經常被稱作工人的飲食,聽起來好像不是很上檔次,但是這并不妨礙大眾對它們的喜愛。
兜里揣一把醋栗,累了就坐下來點一杯薄荷水,中午想吃松餅就吃松餅,想喝米乳就喝米乳,大不了這周不過了,晚上下班前還要來一杯啤酒和燒雞,啤酒要大杯的,一點水都不摻的那種。
這就是當年臭腳巡亞瑟·黑斯廷斯在一上午步行了8英里后的真實想法。而在幾年后的現在,這則是蘇格蘭場刑事犯罪偵查部便衣警員邁克·考利警官的心聲。
“真他媽傻逼!”考利左右掃量了一眼,在確認了好幾次他的上司查爾斯·菲爾德并不在附近后,這才將屁股一沉挨上凳子,在流動推車的柜臺上排出兩枚便士:“來杯薄荷水,再要一份土豆,要烤的熱乎乎冒白煙的那種。”
坐他鄰座的亞瑟打量了一眼考利,開口道:“我也要一份土豆,不過喝薄荷水嘛,總感覺不對味兒,對了……”
亞瑟抬手喚來正在攤子附近游蕩的小孩兒:“那位,對就是你,麻臉的小紳士。”
小孩兒聽到有人叫他,眼睛都亮了不少,他殷勤的摘下他的破氈帽扣在胸前,微微鞠躬道:“先生,需要跑腿嗎?”
亞瑟從懷里摸出一先令:“替我去附近的酒館切點火腿,再來兩杯啤酒,一杯給我,一杯給我鄰座的這位先生,余下的都歸你。”
小孩兒接了這么大的活兒,頓時笑得合不攏嘴:“放心,先生!馬上就到!”
考利聞言,趕忙開口道:“先生,感謝您的好意,但是啤酒就不必了。”
亞瑟笑著問道:“怎么?你是清教徒?不喝酒?”
“那倒不至于。”考利無奈道:“我下午還要工作呢。”